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要闻>

帮助更多残疾人活出精彩人生——全国助残日活动暖意涌动

2025-05-19 09:01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新华社北京5月18日电 题:帮助更多残疾人活出精彩人生——全国助残日活动暖意涌动

新华社记者

今年5月18日是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连日来,全国多地以“弘扬自强与助残精神,凝聚团结奋进力量”为主题,开展丰富多样的助残活动,营造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风尚,创造残疾人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从榜样身上汲取精神力量

“来到校园和弟弟妹妹们分享我的学习成长经历,我最大的感受是亲切、温暖和希望。”全国自强模范、武汉理工大学盲人博士研究生黄莺告诉记者,“在未来可能从事教育事业的年轻人心中播下‘融合教育’的种子,未来的残障学生也会更多受益。”

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事迹首场报告会,16日下午在北京京西宾馆举行。参加首场报告会宣讲的全国自强模范、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18日下午分别来到北京师范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面向师生开展事迹宣讲,会场上不时响起热烈掌声。

“灵魂的光芒永恒闪耀,精神力量能跨越一切障碍。”坐在轮椅上的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学生沙瑞欣说,“宣讲团成员的经历让我深受触动。尽管先天或后天被‘关上了一扇门’,但我们仍然能学习、逐梦,诠释生命的完整意义。”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生胡靖悦在宣讲报告会后说:“全国自强模范克服障碍取得成功,他们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不肯服输的拼搏精神,是我们青年学习的榜样。”

目前报告团正在全国多地巡回宣讲。未来几天,报告团还将赴福建、湖南、陕西、宁夏等省区,以亲身经历讲述奋斗故事,用真挚情感传递榜样力量。

用心用情帮助残疾人就业增收

“我没有工作经验,不知能不能胜任。”“没关系,您可以来公司试岗。”

音频设计师、数据标记员、快递企业客服、药店营业员、咖啡制作学徒……17日下午,全国残疾人专场公益招聘会在北京五棵松万达广场启动。现场60余家企业提供300余个岗位,涉及零售、餐饮、加工制造、互联网等多个行业。

“时代的发展为残疾人到岗就业、平台就业、线上就业、居家就业创造条件。”活动主办方之一、北京宜生无忧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孙金政说,“这次我们对接的岗位类型多样,适合多类残障朋友需求。”

“应聘者也可以把简历投到我们邮箱,我们会长期跟踪,如有合适岗位会及时匹配。”诚通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残疾人就业事业部经理王小夏说。

5月17日,在全国残疾人专场公益招聘会(北京主会场)现场,一名应聘者(前右)用手语与招聘人员交流。新华社记者 殷刚 摄

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信息技术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孙岩,已持续促进残障学生就业10年。她在现场为听障和视障学生寻找机会。

“这几年我明显感觉到,国家残疾人就业政策得到落实,尤其是国企和事业单位带头招聘残疾人的力度更大了。”孙岩介绍,经过系统培养的残疾学生,沟通、工作能力都很强。

放眼全国,近日各地残疾人专场招聘会创新模式,受到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欢迎。

在内蒙古包头,50家企业携796个适残岗位开展就业政策宣传和招聘;在湖南长沙,招聘会通过多个线上平台同步直播带岗,主播和手语老师实时互动,让无法来到现场的求职者也能了解岗位信息……

“就业是残疾人的一道关。”中国残联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培训处工作人员何萍说,“就业环境持续发展,残障朋友将更好满足心理和社会支持需求、实现人生价值。”

科技成果提供残障友好解决方案

智能仿生手、AI语音交互轮椅、无障碍居家改造系统……16日,四川成都全国助残日主场活动现场,21家助残科技企业展示展销,数十款前沿科技辅具集中亮相。

5月16日,使用者卿静文(右二)在四川成都全国助残日主场活动上分享智能辅具使用体验。(受访者供图)

“这款义肢不仅可以快速响应,还能完成很多精细动作。”在汶川大地震中失去右腿的卿静文,来到现场演示智能仿生义肢。

“我们希望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残障人士融入社会的门槛。”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监王勇说。

成果转化提供更多残障友好解决方案,彰显科技助残的力量与温度。

在广西全国助残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上,专为盲人朋友设计的智能眼镜可规划出行路线,将采集的视觉信息迅速转为语音提示,清晰告知障碍物的距离和方向;智能机器狗可精准导航、预警危险,还能灵活执行指令完成蹲坐、越障、物品运输等动作。

“我们正联合科技企业开展智能机器狗专项驯化工程,计划通过AI技术创新,将其打造为新型智能导盲犬。”广西壮族自治区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主任谢江斌介绍。

在广东珠海,粤港澳三地残疾人事业代表展开“湾区对话”,讨论人工智能的助残远景;山东出台若干措施,推进助残领域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成都、重庆、昆明、西安等西部15城残联发布区域协作机制,“破圈”促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推动辅具产业发展及科技成果应用……

全国助残日是观察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和扶残助残社会氛围的窗口。在全国各地活动现场,尊重与关爱的助残暖意涌动。

“希望一年365天,每天都是助残日。”结束一天活动时,包头市残联干部安晨雪说,“我们会继续努力,让扶残助残的道德共识和行动自觉蔚然成风,帮助更多残疾人活出精彩人生。”(记者魏冠宇、袁秋岳、陈露缘)

【责任编辑:孔令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