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要闻>

河南淅川县:“农具T台秀”走出农民新风貌

2025-05-16 09:13

来源:农民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老伙计,该你上场啦!”近日,河南省淅川县金河镇王万岭村文化广场热闹非凡,61岁的村民王瑞停身着新衣,精神抖擞,手持陪伴了他20余年的锄头登上农具走秀T台,迈着矫健的步伐,踏着动感音乐走出“国际超模”的气场,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从俺爷开始,这把锄头就跟着俺们下地。现在生活越过越好,老农具还成了舞台道具哩!”王瑞停将这把“祖传”农具擦得锃亮,太阳照射下,折射出农民的质朴与勤劳。

这场被王万岭村村民称为“最硬核时装秀”的表演,背后是整村产业的升级蝶变。

过去,王瑞停依靠自己的勤劳,种植着20余亩小麦等传统作物。“面朝黄土背朝天”成为刻在他生活中的烙印。“青壮年外出务工,村内留守的多为老人和孩子,种田收入没有保障。”王万岭村党支部书记王连华在村“两委”会议上提议,要改变村子的产业发展模式。

“我们村紧靠鹳河,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柑橘、大白桃管护起来容易,经济效益好,还能涵养水源。加上临近神仙洞景区,发展起来以后还能吸引游客采摘。”王连华说。2022年,王连华和村干部经多方考察,决定种植柑橘、大白桃等生态林果。

成立合作社、流转土地……很快,近200亩的果园建起来了,扮靓了乡村,也点燃了村民增收致富的希望。王瑞停摇身一变,成为一名产业工人,除租金外,每月还能拿到2000元左右的工资。“干了半辈子农活,这些工作都是小菜一碟。闲余时间还能顾得上自家地,锄头用得少了,收入反而翻了一番。”王瑞停说。

目前,在王万岭村,半数以上村民参与林果种植,产业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村民的精神生活也越来越富足。

在农具走秀之后的文艺表演上,歌曲《我的故乡》唱出了浓浓的乡愁,《我爱我的祖国》引领全场观众齐声合唱,优美的舞蹈《张灯结彩》演绎出农村新生活的美好……不同的节目展现着王万岭村村民的新气象、新风貌。

“过去村里办活动,大伙都忙着下地干活,喊都喊不来。现在生产方式变了,生活好了,一有活动大家抢着参加。”王连华说。

“活了大半辈子,在家门口看摄影展还是头一回。”村民王玉发看着面前的照片感慨道,在他身前,60多幅摄影展板惊艳亮相,这是淅川县摄影家协会为乡亲们精心筹备的一场视觉盛宴。同时,摄影师们现场为老人拍摄照片,留下新时代农民的幸福时刻。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