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要闻>

淮北杜集区:“国企联村”激活现代农业“一池春水”

2025-05-14 09:19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人民网淮北5月13日电 (吕欢欢)“现在我们不需要外出打工,在景区干点农活一天就能挣80元工资。”近日,在淮北市杜集区矿山集街道百莲百荷景区,58岁的村民李昌侠谈及现在的生活,一脸喜悦。

2022年7月,杜集区区属国企——淮北市天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矿山集街道、部分村居联合成立淮北百莲百荷生态农业旅游有限公司,拉开了杜集区创新实施“国企联村”序幕。

百莲百荷入口。人民网记者 王晓飞摄

在这之后,杜集区继续打破传统农业发展瓶颈,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镇村搭台、国企唱戏、优势互补”的特色振兴之路,通过盘活资源要素、深化产学研融合、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全区集体经济收入100万元以上的村达22个,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其中,通过深化与高校、企业的战略合作,构建起“人才飞地+科技小院+新农人孵化”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国矿业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淮北分中心的落户,让25人组成的农业技术服务队活跃在20余个村庄;安徽科技学院设立的肉牛、葡萄科技小院,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另外,杜集区还在各镇(街道)挖掘“土专家”“田秀才”80余名,开展无人机使用、电商直播等培训6期,邀请国企天汇专家工作站成员授课,培育“新农人”60余名,不断“联”强人才支撑。

不止于此,产旅融合的探索更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杜集区打造9个“共享直播间”,推动资源共享,让段园葡萄、富硒稻米、石磨香油等特色农产品“云上出村”。

助农直播。杜集区委组织部供图

而在朔西湖、梧桐谷景区,又通过建设“水云间”“逸”民宿,拓展研学教育、田园康养、亲子体验、拓展训练等业态,举办“年货节”“狂欢嘉年华”等特色活动,让游客既能体验农耕文化,又能享受田园康养,2024年接待游客超6万人次。

目前,杜集区共创建省级农村电商示范镇2个、示范村5个,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杜集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从“单打独斗”到“协同作战”,“国企联村”模式还在不断更新,“最近聚焦科技兴农,国企联合安徽农业大学进行‘良种攻关’,培育耐旱高产小麦品种,单产提升18%。下一步,我们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