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本网独家>

《城市经济学-案例分析(修订版)》新书出版

2025-04-28 09:24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image.png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4月24日,由经济日报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和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城乡融合发展研讨会暨《城市经济学-案例分析(修订版)》新书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研讨会聚焦城乡融合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并见证《城市经济学-案例分析(修订版)》正式出版发布。研讨会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副院长万君副教授主持。

北京师范大学科研院副院长兼社科处处长张勋教授致辞强调,城乡融合发展是新时代我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此作出了重要部署,意义重大。他表示,《城市经济学案例分析》此次修订再版将为教学和研究提供更具时效性和实用性参考,同时也期望本次活动能为学科发展和城乡融合实践建言献策,为积极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做出新贡献。

经济日报出版社副社长张静表示,《城市经济学-案例分析(修订版)》具有系统性整合前沿案例、创新采用三维架构以及直面中国城镇化现实课题等亮点,出版社期待与研究中心进一步深化合作,推动理论研究向实践和出版成果转化。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中国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琦教授详细阐述了该书背景、修订思路和主要内容。他回顾了该书从2007年《城市经济学》出版,到2012年《城市经济学案例分析》出版,再到如今《城市经济学案例分析》修订版推出的近20年历程。

修订过程中,团队紧密结合过去十几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新变化,以及实现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走城乡融合发展道路过程中的新实践新探索和新案例,对教材进行修订完善、更新和优化,新增智慧城市、绿色转型等新案例,并在可读性、通用性等方面努力提升。张琦表示,尽管阶段性修订版已完成并出版,但教材完善和专业和学科发展仍需不断完善,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听取专家意见,为未来修订和研究提供指导。

研讨与交流环节,专家们围绕城乡融合发展和新书展开热烈讨论。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吴玉章讲席教授孙久文高度评价《城市经济学案例分析》及时性和必要性,尤其《城市经济学案例分析》对我国城市经济学学科建设有着重要推动作用。他指出,与我国城市化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快速转型,当前城镇化达到67%和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相比较,当前城市经济学及专业发展面临学科建设明显落后于实践,因此,他呼吁重视城市经济学学科发展,避免被区域经济学和城市规划学“夹击”。并建议张琦教授团队后续修订可增加城市更新等案例,同时期待编写《中国城市经济学》教材。

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高国力教授对新书进行点评,他从经济学角度提出该书籍呈现三大显著特点。其一,专业领域覆盖全面,全书共十五章,除总论外,其余章节均围绕城市经济重大领域与核心问题选取案例,体现出极强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其二,案例选取视野开阔,既涵盖国际知名城市与经典案例,也纳入国内具有行业典型性与地方影响力的案例,实现国内外案例的有机结合与对比分析。其三,案例的城市类型丰富多样,全面覆盖中国城市的五个等级,从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到地级市、县级市乃至小城镇,如乌镇案例的纳入,增强了案例的代表性与说服力。同时,高国力还针对书籍内容提出两点完善建议:一是在各章节开篇增加对选取领域的学理性界定与分析,明确各领域特性,使其与后续案例形成逻辑呼应;二是详细说明每个章节案例选取的依据,突出案例的典型性与代表性,增强案例对理论阐述的支撑力度。此外,高国力还分享了对城乡融合发展的思考,他说,城乡融合发展的目标是“统筹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其中新型工业化是促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一个内在的动力和纽带。县域是城乡融合发展最重要的载体。城乡融合发展的重点领域首先是硬件层面实现城乡互联互通,但更重要的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在城乡之间的迁移和衔接。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形态上,将会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双向流动。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安树伟教授从教材角度出发,提出《城市经济学案例分析(修订版)》为教师教学框架搭建提供理论基础,有助于教师从系统视角设计课程体系。该书在教学实践中也展现出显著优势。中外案例有机结合,便于教师开展对比教学,拓宽学生视野;案例紧扣学科前沿趋势,如城市土地财政、城市经济圈等内容,为教师提供贴合现实的教学素材。此外,案例中对城市经济成功与失败经验的双重呈现,能助力教师引导学生辩证思考,增强教学深度与启发性。

北京师范大学吴殿廷教授认为,新书思路清晰,非常适合研究生、教师和城市治理工作者阅读。他从理论教科书角度评价认为,《城市经济学-案例分析(修订版)》这本书实现了重大突破与创新,它打破传统“理论+模型”框架,以案例分析为主轴,契合经济学研究从普适规律转向具体情境解构的范式转变,如“城市韧性评估体系”将原理转化为可量化矩阵。该书不仅丰富了城市经济学理论教学内容,更为学生提供了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有效范例,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城市经济问题的能力。他建议出版社继续支持《城市经济学》再版和案例研究出版下一版,并提出应增加资源型城市、创新型城市等案例,以更好地服务于城乡融合发展研究等。

北京师范大学王玉海教授分享了对新书的阅读感受,从实践教学角度看,《城市经济学案例分析(修订版)》是极具价值的教学资源。该书体系完备,四部分内容层层递进,每章三案例搭配问答与参考文献,便于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与拓展。案例与集聚理论等核心理论紧密呼应,如深圳、成都天府新区等实例,帮助学生将抽象理论具象化理解。通过乌镇等案例梳理城市演变逻辑,展现城镇到都市圈的发展路径,契合教学中对城市发展脉络讲解的需求。八章重点剖析城市经济核心构成,覆盖市场、产业等多领域,丰富的案例资源为教师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提供有力支撑,有效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他建议在后续修订中进一步明确案例与理论的对应关系,使案例和理论更好融合。

张勋教授对新书出版尤其是对我国城市经济学科建设和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促进作用。他还分享了对区域经济学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思考,强调区域经济学的包容性,建议张琦教授团队在成功出版《城市经济学案例分析》基础上,加快起动对《城市经济学》的修订再版。他还对城乡融合发展如何借鉴国际经验和方法论,充分发挥新型工业化在城乡融合中的关键作用,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

【责任编辑:白韵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