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募|Change Maker农业文化遗产青年创变者行动开启全国高校报名
你或许曾在屏幕前,看过无数关于乡村的影像,
看过村中的晨雾、古树、水车……
但你是否真的,
亲自站在过那片土地上?
你是否
跟一位老人聊过梯田的秘密?
看过一场传统灌溉的“水舞”?
用手指触碰过一粒尚未脱壳的稻米?
正值联合国和联合国粮农组织成立80周年,中国大学生知行促进计划发起“Change Maker农业文化遗产青年创变者行动”,在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处、世界粮食论坛(中国)和中国网的支持下,以“农业文化遗产”为起点,联动全球青年,邀请百校百队大学生走进田野,调研与创变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以文化叙事、社会创新、科技应用等多元方式激发遗产活力。
什么是农业文化遗产?
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在长期适应自然环境与社会变迁中,所创造并延续的独特传统农业系统,融合了生物多样性、生态智慧与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与现实价值。
农业文化遗产系统不仅仅表现为杰出的自然景观,还包括在农村地区创造了生计的农业实践方式。同时它还以独特的方式把生物多样性、韧性生态系统、传统和创新结合起来。
在数字乡村建设的浪潮中,人工智能也正为传统农业注入全新动力——通过遥感识别提升农产品种植效率,借助AI模型优化农事管理方式,用大数据助力品牌建设和溯源销售……让“藏在深山人未识”的特色农产品走出乡土、链接世界。
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了28个国家的89个系统及遗产地,复制链接,了解更多农业文化遗产知识。
https://www.fao.org/giahs/around-the-world/zh
农业文化遗产——
它是人与自然千年对话的结晶,
承载着生态智慧、文化根脉与粮食安全的未来密码。
但如今,农业文化遗产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 机械化正在重塑传统耕作方式
• 城市化正在改变乡村发展节奏
• 年轻人正在离开,传统正逐渐沉默
这一次,换你出发。我们邀请你,成为Change Maker!
理解一段文化:沉浸式走进农业文化遗产地,对话耕者、记录田野
开启一次创变:提出青年视角下的传承与保护创想,可以是一次文化课堂、一次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对话、一场关于农遗与AI融合的讨论……
讲述一个好故事: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线上传播讲述文化背后的故事
走进田野之后,你可以做些什么、挖掘什么、创变什么?
一、探索农业文化遗产中“怎么种地、怎么养殖”的核心智慧
• 传统耕作体系(如梯田农业、稻鱼共生、旱作农业、轮作休耕等)
• 传统水利与灌溉工程(如坎儿井、水车、山塘、引水渠、沟渠系统等)
• 本地品种与传统育种技术(古老稻种、地方果蔬、耐旱作物等)
• 传统农具与工具使用方式(木犁、簸箕、水磨等)
• 农业与林业复合系统(林下经济、茶果共生、果牧结合等)
• 农业与渔业复合系统(稻鱼、稻鳖、塘养等)
• 传统畜牧养殖方式(放牧模式、本地牲畜种群、饲养经验)
二、农业文化遗产是人与自然长期互动的成果
• 农作物生物多样性保护(保种与繁育系统)
• 生态可持续的种养循环体系(农林复合、自然肥料使用等)
• 传统防灾减灾智慧(农谚预报、种植避灾、风水与地形布局)
• 自然资源利用方式(如利用山体水源、生态梯级利用等)
三、农耕不仅是生产,更是文化的载体
• 农时节气与农谚文化(如二十四节气的农事安排、民间口诀)
• 农耕民俗与仪式(春耕祭祀、插秧节、丰收节等)
• 农事歌谣与口述传统(插秧歌、劳作歌等)
• 农民的信仰系统(土地公、水神信仰等)
• 传统建筑与村落布局(如依地势而建的梯田村、顺水布局的聚落)
• 饮食与农产品加工技艺(如腌制、酿造、晒制、碾压工艺等)
四、探索传统农业社会的组织方式与文化价值
• 农民合作组织与劳作分工(如互助组、车水队、灌溉轮值制度)
• 农产品交换与乡村市场传统(如赶集日、集市制度、交换贸易)
• 家庭代际传承机制(经验、技艺、仪式的代际延续)
五、关注农业文化遗产与现代社会、科技的融合可能
• 数字化记录与AI赋能路径探索(AI识图识物、遥感分析、语义搜索等)
• 传统农业系统的当代表达(纪录片、短视频、虚拟现实展示等)
项目支持:
• 荣誉证书
• 与朋辈国际青年的交流共创机会
• 更多展示机会,有机会获得浙江农业文化遗产共栖行动—青禾农遗共创营参与展示机会
我们欢迎这样的你:
• 专业不限,年级不限,学校不限;
• 按学校组队或跨校组队均可,每支团队建议10人以内;
• 鼓励团队跨学科组队,团队成员建议由农学、传播学、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组成,获得校方老师许可,并配有至少1名指导老师。
你可以是:
• 爱记录的你|用镜头记录那些未被讲述的乡村智慧
• 写公众号的你|用语言讲述一场文化的慢旅行
• 爱调研的你|拆解农业系统背后的千年经验
• 玩设计的你|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不再只是摆设
• 喜欢行动的你|来田野,和村民一起创造新可能
项目时间轴
怎样加入?
扫码进入报名通道,填写基本信息,抢占百队名额
预报名二维码
预报名后需要填写正式申报表(包括调研计划等),根据申报表内容立项,加入社群领取申报表填写链接。
如果还没有合适的队友,欢迎加入项目社群,寻找你合拍的伙伴!
社群二维码
成为百队之一你需要:
• 选题聚焦,关注农业文化遗产,与保护和发展密切相关。
• 提出的创变计划有创新性,有效推动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同时考虑计划的可行性和操作性。
• 团队跨学科融合,有执行力,能协同推进、有反馈意识。
• 项目中体现“青年视角”与“社会价值”,影响更多人关注农业文化遗产。
千年智慧在田间,青年创变正当时!
向田野出发吧!
现在开始,与土地、文化连接。
成为下一位Change Ma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