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国际农发基金助力湖南小农户改善生计 将惠及约12.8万户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本网独家>

联合国国际农发基金助力湖南小农户改善生计 将惠及约12.8万户

2025-04-08 12:21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image.png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联合国国际农业发展基金(IFAD)与中国政府签署了一项总额达2.35亿美元的优惠贷款协议,支持在湖南省七个欠发达脱贫县实施“湖南特色林业产业发展项目”(HuSFID),以改善小农户的生计条件、强化市场链接能力,并提升气候适应能力。该项目预计在未来六年内将惠及约12.8万户小农家庭。

该项目将以乡村振兴为背景,打造一个由私营企业引领的绿色农业投资示范样板,通过可持续的农业实践提升农民收入,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农发基金驻华代表倪华(Nii Quaye-Kumah)表示:“本项目不仅是对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支持,也通过推广气候友好型农业实践,进一步赋能小农户,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和环境双重效益。”他同时指出,该项目在中国积累的经验也有望在其他国家推广复制。

湖南省拥有丰富的农业与林业资源,2024年全省林业总产值占地区GDP的11%。然而,湖南也是中国自然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地区之一。2024年频繁出现的强降雨、洪涝灾害、暴雪和极端严寒天气,严重影响了当地农村社区的正常生活与生计。

为应对这些挑战,HuSFID项目将聚焦小农户在竹子、油茶和中草药三大优势产业链中的参与度,通过提升其生产管理水平,推动包容性发展。项目将推广绿色、可持续的种植模式,探索更具包容性的发展路径,同时建设关键的气候适应型基础设施,试点更加智能化的林业管理系统,提升整体气候韧性。

作为农发基金2025–2030年对华新国别战略的一部分,HuSFID项目旨在推动一种以企业为主导、兼顾包容性与可持续性的农业发展模式,进一步促进中小农户更广泛地参与产业链,增强其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该项目总投资预计为2.352亿美元,其中农发基金提供8000万美元贷款,中国政府、受益农户及私营企业共同出资1.552亿美元,项目预计将于2031年完工。

据悉,自1981年在中国启动首个项目以来,联合国国际农业发展基金已在中国实施了35个项目,总投资额达34.5亿美元,累计惠及约465万农村人口。

【责任编辑:白韵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