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鹅肝如何裂变成80亿产业?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要闻>

一片鹅肝如何裂变成80亿产业?

2025-04-01 09:25

来源:农民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黑龙江蔓越莓、四川鱼子酱、重庆澳洲龙虾……近年来,随着国内生产技术的升级和市场需求的扩大,一些原本依赖进口的食材实现本土化生产,在互联网传播加持下,逐渐被社会公众所认知,相继火爆“出圈”。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出产的鹅肥肝,就是众多受到关注的“隐藏土特产”之一。据地方行业部门统计,临朐县年出栏朗德鹅500万只,产出鹅肥肝5000余吨,约占国内市场的70%、全球市场的20%,年产值达80多亿元。

作为与鱼子酱、松露并列的世界三大名贵食材,原产于法国的朗德鹅肝,以其质地细腻、口味鲜美著称于世。一个出身带有精致优雅光环的“洋玩意儿”,缘何能在山东的山区县落地生根?从引入国内到返销海外,临朐县做大做强鹅肝产业,经历了怎样少为人知的曲折历程?对此,记者进行了深入探访。

一波三折的缘分

在各大网购平台搜索“鹅肝”二字,琳琅满目的产品展示中,不少都标注着“山东厂家直发”。实际上,这里的“山东”,范围可能要缩小到地处鲁中山区、沂山北麓的临朐县。

朗德鹅原产法国西南部的朗德省,尽管与临朐相隔万里,但两地纬度相近、气候相似,加之临朐位于沂蒙山区,山水资源丰富,客观上具备养殖朗德鹅的先决条件。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风吹到齐鲁大地,在国家加强对外技术合作的号召下,临朐县经原农业部、外经贸部牵线与朗德鹅结缘。

“朗德鹅肝并不是病理性的脂肪肝,它其实类似于‘驼峰’。”山东尊润圣罗捷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高世峰介绍,朗德鹅是一种鸭科雁属动物,越冬迁徙前会大量进食并通过肝部储存能量,法国人发现了这一特性,经过不断选育并改进填饲技术,最终让这一食材名扬世界。

有市场需求就有扩张动力。1991年,临朐县外贸冷藏厂与外资合作成立鹅业公司,但好景不长,合资公司解散了。“当时那一批外贸人觉得项目黄了很可惜,便自己组织起来成立了一个民营公司。”高世峰回忆,外资撤走后本地没了最关键的填饲技术,于是花重金从法国请来一位名叫凯森的专家,法国专家一待就是3年,毫无保留地将填饲技术教给了临朐人。

进入21世纪,中国加入WTO后,迎来的广阔市场机遇,助推临朐鹅肝产业迅速发展壮大。

“那时主要是做生鹅肝出口,不愁销路。一公斤45美元左右,这在当时可不是个小数目,抵得上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山东春冠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马立君说,在火热的市场行情刺激下,当地养鹅、填饲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2003年左右,“非典”和“禽流感”疫情冲击,使鹅肝出口之路受阻,加之经营主体越来越多,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临朐县不少规模化鹅肝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开始选择和养殖户合作,由公司统一提供鹅苗,农户代养,再订单回收。

“养鹅是个精细活儿,人要勤快。”临朐润才家庭农场负责人孙同义说,他每年要经手约6000只朗德鹅,他跟公司合作以每只30元的价格购进鹅苗,喂养65天左右,以每只90元的价格卖回企业,再经过30天左右的集中填饲,就可以取肝加工。

目前,“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在临朐已成主流。该模式实行种苗饲料、技术培训、防疫消毒、宰杀加工、回购销售的“五统一”服务,不仅带动农户就业增收,还实现了产品质量源头可控、全程可追溯。

“一片肝”带动大产业

早年间,高世峰到南方出差,在某进口冻货市场看到一款鹅肝,店主告知是进口的,他把外包装撕下来,发现内包装写着产地潍坊——自家的鹅肝销往世界各地,又换了包装以更高的价格回流内地市场,折射出临朐鹅肝产业早期发展以粗加工产品为主、利润空间稀薄的“尴尬”。

形势比人强,一个问题在业内人士心中浮现:养了这么多年鹅、填了这么多年肝,外面的市场究竟是怎么吃鹅肝的?

马立君决定带团队出去看看。2015年前后,她和同事到各类高档酒店考察消费场景,受法国厨师“红酒和鹅肝是绝佳伴侣”的启发,研发团队开始试验,一年后,红酒蓝莓口味的即食鹅肝问世。

一块小小的红酒蓝莓鹅肝看似简单,实际上实现了从生鹅肝到熟制鹅肝的一次艰难跨越。马立君介绍,研发红酒蓝莓鹅肝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生鹅肝需要先煮熟还是先泡酒?如何去腥?如何实现量产?每一个看似普通的环节都需要反复试验,“我们跟各地西餐厅合作,免费让消费者品尝产品,收集反馈意见。过甜、过咸、发涩、发苦,香气被掩盖了、口感不够细腻……每一次配方调整都会带来新的市场反馈,再根据反馈,不断精进工艺、改良配方。”

思路一变天地宽,此后,清酒鹅肝、樱桃鹅肝、冰激凌鹅肝……一系列精深加工产品相继推出。如今,春冠已开发出8大类60余种产品,马立君算了一笔账:原先的生鹅肝,一公斤的价格仅有约200元,而一公斤的加工鹅肝在酒店一般能切出约40片,一片最高卖到68元。

从卖初级产品到卖精深加工产品,十多倍的差价,让临朐鹅肝从业者纷纷转型。“目前,全县鹅肥肝加工及配套企业105家,养殖专业合作社70家,养殖基地350个,带动从业人员6000多人。”临朐县畜牧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多年发展,临朐已形成集孵化、养殖、填饲、加工、销售、研发于一体的鹅肥肝生产全产业链条。

此外,当地企业还将取肝后的鹅体进行二次加工,鹅肉、鹅头、内脏等各个部位被“吃干榨净”加工成预制菜,鹅毛则作为重要原料被送至羽绒加工企业。不断延伸的鹅产业价值链,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一只鹅”成长为新品类

虽然解决了“怎么吃”的问题,但实现国内鹅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仍有一丝阴霾笼罩。

高世峰介绍,从法国进口的朗德鹅祖代鹅一只要2000多元,产蛋高峰期只有3年左右,2016年之后,受动物检疫政策影响不再出口中国,本该淘汰的种鹅疾病率上升、料肝比下降,有的企业不得不“矮子里面拔将军”,从商品代中找强壮的来育种。

针对现存瓶颈,业内专家建议,要做好良种“保”和“留”科学繁育流程,严防近亲繁殖导致的种质退化和性能降低,适当调整配套系比例以最大限度发挥鹅生产性能,通过分组分片开展种鹅生产,将产蛋率、优蛋率等生产性能指标作为标准筛选储备良种,严格按规进行后续配种和繁殖生产。

谋求进口期限不明,培养华系朗德鹅正成为新的着力方向。目前,临朐已组织行业力量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合作,对现存的180只祖代种鹅进行了基因测序,以确定血统关系,为下一阶段工作做准备。

2024年11月,山东省在全国范围内率先立项支持肥肝鹅育种事业,在临朐县城关街道召开省级重点研发计划“优质高效抗逆肥肝鹅新品系选育”项目启动会,国内首家朗德鹅育种场同期在圣罗捷公司揭牌。未来,该项目将与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合作,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培育肥肝鹅新品系,力争在产肝重和料肝比遗传机制研究方面取得关键突破。据估算,项目完成后,培育的新品系和配套技术预计每年示范推广规模超过50万只,实现新增产值800万元。

尽管瓶颈制约问题急迫,但业内人士对行业发展保持乐观。马立君介绍,去年公司销售收入突破4亿元,其中出口营业额占到10%以上,凭着过硬的品质把控和丰富的产品品类,国产鹅肝越来越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老外觉得新奇,只有中国人才会把鹅肝玩出这么多花样。”

如今,以临朐为代表的产业高地,助推我国成为世界最大的鹅肝产地,约占全球总产量的45%。第三方互联网电商平台发布的《隐藏土特产报告》显示:进口鹅肝平均每克0.87元,而国产鹅肝平均每克0.52元,国内供给提升和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优势,不仅加速国货“出海”,也为“下沉”带来广阔空间。随着业内企业纷纷尝试线上销售,原本主要供应商务市场的鹅肝,在零售市场销量也在上升,以鹅肝为代表的一些高端食材逐步走向大众化,成为普通消费者新生活的一种日常。

既要“育得出”,又要“卖得好”,紧抓产业链“微笑曲线”附加值最高的两端,临朐正加速向实现“鹅肝自由”迈进。据了解,临朐计划将鹅肥肝生产加工打造成百亿级乡村特色优势产业,从品种繁育、生态养殖、产品研发、品牌建设等方面全力支持、全面突破,实现倍增发展、惠及更多群众,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贡献力量。

“品牌带动,融合发展;龙头带动,科技兴农。”指着公司的发展标语,高世峰信心满满。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