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凤英:科技赋能妇女青年参与农业创新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本网独家>

聂凤英:科技赋能妇女青年参与农业创新

2025-03-27 17:13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记者焦梦 实习生何小清) 3月26日,2025“世界粮食论坛”成都启动周暨农业文化遗产品牌建设与推广研讨会在四川蒙顶山合作社发展培训学院(简称:蒙顶山学院)举行。中国农学会农业现代化分会理事长聂凤英就青年妇女如何参与农业创新等问题,接受了中国网记者的专访。

中国网: 您认为智慧农业技术等新质生产力如何重塑传统农业,为农业现代化带来怎样的机遇?

聂凤英:大数据、智慧农业等新质生产力融入农业全产业链,全方位改造传统农业,从数字育种、生产监测、无人机植保、网上销售,到数字乡村治理,以及科学研究范式等,可以说数字农业、智慧农业无处不在。正如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曾说的,数据成为新要素,手机成为新农具,电商成为新农活。

中国网:您认为科技怎样赋能农村青年和妇女参与现代农业?

聂凤英:因为科技的发展与应用,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变化,农业的概念在发生变化,农业的生产方式在发生变化,吸引更多年轻人在农村创业,在农业就业,也为妇女就业创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

比如农文旅、康养业等新业态的兴起,青年人整合了资源,盘活了资产,创造了集休闲、康养、生态、文化与美学与一体的模式,这几天我们在世界粮食论坛上听到和看到了多个案例。年轻人拥抱新科技,在农业创业的例子比比皆是,年轻人用大数据和智慧农业创业,并取得好成绩。这其中也有女性青年朋友成功创业的案例。世界粮食论坛成都启动周期间,我们也看到了展示女性参与农业创新的“她市集”,集中展示了女性利用现代技术挖掘当地特色资源和文化,带到妇女就业的故事和产品。

image.png

世界粮食论坛成都启动周“她力量”主题市集活动嘉宾合影。图片来源:世界粮食论坛(中国)

在来参加本次世界粮食论坛成都启动周活动前夕,我在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遗产地,亲眼看到了女性传承人创新“蚕丝文创+研学旅游”模式,将传统缫丝技艺转化为体验经济;在贵州从江侗乡,女村支书带领村民打造“稻鱼鸭复合系统”品牌,让每斤生态米溢价5元;在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的守护者们成立女性合作社,开发出桑叶茶、桑葚酒等30余种产品,带动2000多名农村妇女就业。这些巾帼力量,用细腻的文化感知力和坚韧的创新精神,在品牌培育、产品研发、社区营造等维度展现独特优势,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

中国网:您认为世界粮食论坛(中国)在带动中国青年参与农业科技和创新、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面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image.png

参加世界粮食论坛成都启动周活动的嘉宾们在雅安市名山区骑龙村体验采茶,感受四川名山蒙顶山茶系统农业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图片来源:世界粮食论坛(中国)

聂凤英:首先是为中外青年人提供了交流知识和思想的平台、展示成果的舞台。在国内,专业性的协会很多,但缺乏制度化、国际化的青年平台,世界粮食论坛(中国)恰好填补了这个空白。在国际,这个平台把中国青年人科技创业、农业文化遗产产业的做法介绍给全世界,也可以把其他国家青年人的经验和做法引进来。为全球粮食安全做贡献。 第二,引领和示范作用。通过世界粮食论坛(中国)举办的各类活动,吸引年轻人投身现代农业,解决未来谁来种地的问题。


【责任编辑:白韵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