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提质扩容 “蛋糕”做大切好(大数据观察·投资于人)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要闻>

就业提质扩容 “蛋糕”做大切好(大数据观察·投资于人)

2025-03-27 09:0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数据来源:江苏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

制图:汪哲平

核心阅读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对地方而言,“投资于人”具体可以怎么做?近日,记者在多地进行了探访。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稳定就业总量、扩大就业增量、提高就业质量,需要完善配套政策,加大各类资金资源统筹支持力度。江苏在就业服务、营商环境、人才培养方面下功夫,支持扩大就业,探索实践“投资于人”。

眼下,正是求职、用工旺季。在江苏,着眼“投资于人”、推动就业提质扩容的扎实举措,正在多个层面展开、推进:设立就业服务站,提供信息和培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快速成长、吸纳就业;高校开设“AI+”课程,培养更加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新型人才……

今年前两月,江苏城镇新增就业20.98万人,规模实现同比增长。就业这块“蛋糕”,既在做大,也在切好。

优化服务

既有用工信息,也有技能培训

江苏常州市中海船舶螺旋桨有限公司,打磨产线上,一台工业机器人突然发出报警信号。员工芦佳快步走过去,根据代码提示排查故障。一通操作后,机器人恢复正常。

一年前,要是遇到这种情况,公司只能打电话给售后,等维修人员来处理,难免浪费生产时间。而且,免费维保期总要“翻篇”,到时候更麻烦。

从事体系管理的芦佳,看到公司用上了工业机器人产线,又想到售后维修的痛点,就动了“学个相关技能”的心思。

恰巧,芦佳得知,常州市经开区遥观镇在离公司不远处的剑苑社区设立了家门口就业服务站,还推出了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技能免费培训班,于是火速报名,利用工作日晚上和周末前去学习。

经过两个多月的学习,芦佳不仅学会了编程、日常维护等技能,还通过了考试,获得了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中级工资格证书,并在经开区先锋职工技能大赛中获得三等奖。现在,她在新的技术岗上已经得心应手。

剑苑社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位于当地商圈,辐射周边9个社区。在服务站,可以通过“就在江苏”平台查询技术员、制图员、检验员、机修工等岗位的用工信息,还能直接投递电子简历。服务站还有“直播带岗”活动,邀请企业以线上视频的方式招聘。

今年的“春风行动”,还把许多方便兼顾育儿的工作岗位“吹”到了服务站。遥观镇副镇长张波介绍,除骑手、商超小时工外,“妈妈岗”还涉及操作工、质检员等工种,服务点将启动技能培训,提升大家的就业能力。

今年,江苏将积极推广就业小店、就业小屋、就业小站等创新做法,优化提升家门口就业服务站300个,构建15分钟就业服务圈;统筹公益性岗位开发安置,帮扶困难人员就业15万人以上。

创造岗位

优化营商环境,企业成长提速

8万平方米的新厂区,从拿地到竣工要多久?在江苏昆山,答案是一年半。

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次日即通过方案审批,再过4天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苏州新能先锋检测科技有限公司,享受到了“拿地即开工”的政策。因为厂房对层高、承重等有特殊要求,公司还拿到了代建方昆山高新集团的定制化方案。“昆山,靠谱!”公司董事长王晶感慨。

来昆山投资前,新能先锋特意进行了调研,发现当地政府的履约能力较好。原本只打算在昆山设立一个分厂,但几轮接洽下来,公司最终决定把总部设到昆山高新区。高新区经济发展局派出相关负责人,作为挂钩服务企业的“保姆”。

“保姆式”挂钩服务机制,是昆山高新区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的全周期服务工作机制,特点是具备“企业提交问题—‘保姆’分解问题—专班协调解决—办结反馈验收”的链条。

“对接的‘保姆’每周都会询问公司有什么需求,每个月要到新厂区施工现场跟进,有问题经常现场解决。”王晶回忆,公司需要修一条进门路,反映给“保姆”后,几个部门组成专班进行协调,“照我以前在别处的经验,估计得半年才能解决。没想到,从荒草一片到通车,不到1个月就完工了。”

初来乍到,新能先锋与当地其他公司不大熟悉,“保姆”便主动组织了一些行业座谈会,帮公司发现了许多长三角的潜在客户。制造自研检测设备,需要1000多个元器件,在“保姆式”服务的帮助下,基本都在昆山找到了供应。为了减轻投资带来的资金压力,昆山高新集团还为公司提供了股权投资,对接了信用贷、研发贷等。

落户昆山3年多,新能先锋的年营业收入从1亿元增加到近5亿元。今年,随着新厂区投产,吸纳就业人数有望从最初的100多人突破至400人以上。

去年,江苏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若干措施,推出85项年度营商环境改革事项,“高效办成一件事”年度重点事项办件超760万件,经营主体在册总量达1463.2万户。今年,江苏将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真正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

培养人才

发力人工智能,对接产业需求

扬州大学新能源专业大四学生唐杰,正在完善自己的毕业设计——“海上风电数字运维平台”。

屏幕上,正模拟着百米高的风机叶片在台风中剧烈晃动。AI算法“临危不乱”,自主调节偏航角度。

海上风力发电机,动辄百米高度,每次人工维修,都要冒着高空作业的风险,且成本高昂。借助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学生们正在破解着行业面临的现实难题。

3月初,在风场测试中,“海上风电数字运维平台”表现出色。唐杰将成绩归功于选修了“新能源数字技术”这门“微专业”课程。

2023年以来,扬州大学先后推出了50余门“微专业”课程,打破传统专业壁垒,创新学分认定制度,整合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前沿领域知识模块,形成灵活弹性的课程组合。

“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正深度重构高校教学科研范式。”扬州大学党委书记丁建宁表示,学校依托人工智能学院先后升级了知识图谱课程、上线了AI智能助教、开发了21个AI工具、建立了AI研习室,将围绕人工智能的理论与实践有效融入人才培养过程。

在南京工业大学,27门人工智能选修课于新学期亮相,涵盖DeepSeek基础技术讲解、人工智能基本算法学习、机器人技术领航等。

该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何一燕开设的“人工智能与高分子材料”课程,深度融合人工智能与高分子材料科学的前沿理论与技术,旨在为学科前沿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实验室里,同学们通过机器学习模型,快速分析海量数据,预测材料性能,并进行实验流程优化。由于合金价格较高,实验室引入人工智能,降低了试错成本。

“投资于人”,涵养人才。江苏正大力支持高校加强人工智能领域专业、课程建设,鼓励课程、教材、教法、实习实践平台项目建设等方面的开拓创新,以培养适应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和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的专门化创新人才。

目前,江苏已有36所本科高校开设人工智能专业,多所高校开设网络与人工智能算法、计算思维与人工智能基础等课程。一批专业人才的成长、就业,有望为相关领域注入新活力、新动能。

【责任编辑:孔令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