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莲花县神泉乡:以工代赈“小项目” 稳岗就业“大作为”
近日,江西省莲花县神泉乡模背村的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制种基地里村民正忙着育秧,藠头种植园即将迎来丰收,村里的槟榔农产品分拣工厂订单不断。
2024年,模背村抢抓以工代赈政策机遇,统筹整合资金,新建、改造道路2.9公里,新建排水沟、灌溉水渠4公里,吸引杂交水稻制种、百亩藠头种植和槟榔农产品分拣3大产业项目相继落地。
为解决杂交水稻制种烘干难题,2024年模背村积极争取省级以工代赈示范工程专项资金,有效提升村级产业发展配套基础设施条件,建设高标准农田500亩,在引进福建客商的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的基础上,想方设法争取资金建设种子烘干产业车间,该车间成为全县种子烘干的主基地和仓储、流通中心,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18万元。
与此同时,日益改善的村容村貌和潜在的发展机遇吸引了在外工作的本村村民彭小光,但村里的产业基础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在了解到槟榔分拣产业无技术要求、工作时间灵活多变,又能极大解决村里就业难题之后,村“两委”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新建1000平方米厂房,连同原有的800平方米厂房租赁给该公司。目前,槟榔分拣厂已开业投产,极大解决了本村及周边村300余村民就业难题,村民每人每月增收2000元至5000元不等。
村党支部书记彭志虎表示:“通过以工代赈项目,吸引了各类产业流入,不仅促进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还帮助困难群众、失业人员从‘靠政策吃饭’变成‘凭本事挣钱’。”随着以工代赈项目的推进,模背村的“硬件”与“软件”同步升级。村集体将增收资金投入民生工程,120余盏太阳能路灯照亮夜归路,安全饮水工程让家家户户用上放心水。
对此,神泉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金致富表示:“模背村以工代赈生动实践为全乡乡村振兴提供了样板。下一步,我们将围绕以工代赈政策,重点推进特色产业培育计划,让更多村民共享发展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