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第一果“红”出新高度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要闻>

早春第一果“红”出新高度

2025-03-20 08:58

来源:农民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3月17日一大早,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四平街道的大樱桃交易市场已经热火朝天。果农们忙着把一筐筐鲜亮的大樱桃码放在摊位上,来自全国各地的采购商和游客在摊位间穿梭,查看樱桃的品质,不时拿起一颗樱桃,咬上一口,酸甜恰到好处,让他们频频点头,随后便与果农们热络地讨价还价起来。

四平街道是大连地区最大的反季樱桃棚区,其大樱桃交易市场是辽南地区重要的集散中心之一,在大连乃至全国的大樱桃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市场总占地2万平方米。“凌晨4点左右,果农就把新采摘下来的樱桃搬运过来,市场自2月中旬开市以来,交易量100万斤左右,最近这几天日交易量能有7万斤左右。”市场负责人王妍介绍。

近几年,电商直播日益成为四平樱桃销售的重要渠道。“今天早晨8点直播了1个小时,卖了600多单。”四平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四平街道大樱桃分拣中心,大樱桃按照等级分拣、称重、装箱,准备发往全国各地。四平社区居民崔艳超在这里工作,一天能挣200多元。“自己家里的活儿忙完了,来这里打个零工,一年还能多2万元左右的收入。”

“樱桃好吃树难栽”,樱桃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科技力量不容忽视。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果树所研究员张琪静经常来到四平街道,在樱桃树科学栽植、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和合理施肥等方面对果农进行了全面指导。“有的果农抢早上市,产量低、产值低;有的果农不会花前复剪技术,不舍得疏果,商品果率低;有的果农花前打药不合理,病虫害发生严重,影响质量和产量。”张琪静介绍,最重要的就是要引导果农形成科学种植管护的理念,把握好管理时机,减少病虫害,果实自然个头更大、色泽更艳、口感更甜,产量也能大幅提升。

来到雨霖社区设施樱桃大棚里,一簇簇淡红色的果实挂满枝头。雨霖社区党总支书记于富双介绍,大棚里采用智能温控系统和滴灌技术,为樱桃生长营造了绝佳环境,不仅提高了樱桃品质和产量,还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成本,让果农收益实现最大化。

如今,四平街道拥有3750座设施樱桃大棚,樱桃年产量达900多万斤,产值超5亿元。今年1月,四平街道6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联合成立大连优品甄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邀请知名主播直播带货,与快递公司开展物流合作,多措并举提升大樱桃销量。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