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产值、提颜值,小棉袄春日谋“爆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图片>

增产值、提颜值,小棉袄春日谋“爆款”

2025-03-20 09:09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新华社济南3月19日电(记者张力元)棉袄,是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侯营镇的“热词”。在这个有130多家棉袄加工厂的小镇,大伙一年四季都在围着棉袄转:春天忙设计和生产,夏天集中销售,秋冬赶补货订单。

“现在天暖了,别人脱下棉袄,我们忙着做样衣,又把棉袄穿上了。”侯营镇一家棉袄加工厂负责人任凤云笑着说。

绗缝机根据版型自动作业,几十名工人熟练地锁边、缝纫……走进车间,机器的“哒哒”声中透着忙活劲儿。任凤云介绍,眼下正在生产的是常规款棉袄,大家还都在铆足劲研究新的款式、面料、花色,争取早日推出今年的“爆款”。

侯营镇是远近闻名的“棉袄小镇”,从一处处家庭作坊到一排排规范厂房,十几年来,产业由小变大。2024年,全镇生产了3500余万件棉袄,产量约占全国的70%,带动超6000人就近就业。

“缝着袄,带着娃,挣着钱,顾着家”成为侯营人的生活写照。制衣需要充棉、绗棉、挖兜等近10道工序,年轻人可以缝纫,老年人可以剪线头、打包,加工厂还会将相对简单的活派发给个人,孕妈妈、残疾人等可以在家里加工。今年35岁的阳光新村村民任丽平说:“按件算工资,每月能挣四五千块钱。”

侯营镇一处加工厂内,工人在缝制棉袄。新华社记者 张力元 摄

欣欣向荣的产业,也曾一度严重“内卷”。今年58岁的棉袄销售商张中山记得,过去各家都卖同一个款——红色碎花棉袄,“只能压缩用工成本,不断让利压价,甚至十几块钱就卖一件。”

2016年起,当地引导从业者树立“打自主品牌”“做原创设计”意识,减少无序竞争带来的不利影响。相关部门在服装批发市场里专门规划了3条“棉袄街”,鼓励加工厂自产自销,并在市场的主要路口制作专门的引导牌和宣传板,方便外地客商进货。

有了自己的品牌,干事创业有了更大动力。侯营镇一家棉袄加工厂负责人孙文刚说,公司已积累下20余款经典单品,每年还会再出10余个新款,“这几年,不少老年消费者喜欢鲜亮的颜色,年轻消费者喜欢中式风格,我们主动求变才能开拓市场,今年争取再出‘爆款’。”2024年,这家有60名员工的加工厂销售额超2000万元。

设计、生产、销售,完整的产业链使“侯营造”更具竞争力。如今,侯营镇生产的棉袄有上百种花色,并推出防风型、超轻型等棉袄,码数最大可到6XL。2024年,当地棉袄产业产值超10亿元,产品销往黑龙江、吉林、辽宁等10余个省份,还远销希腊、波兰、日本、韩国等国。

东昌府区农村电商产业园内,主播正在直播带货。新华社记者 张力元 摄

“家人们,这是新款国风棉服,现在几十块钱就可以带回家……”在东昌府区农村电商产业园内,主播正在直播带货。产业园电商运营部负责人朱瑞娜介绍,许多消费者把棉袄当成居家服、演出服,近期棉袄在电商平台上的日均销售额达10万元,火红的买卖已带动多名农家妇女主动学习如何做主播,她们的精气神越来越足。

记者了解到,2024年侯营镇还举办了棉袄模特大赛,包括加工厂员工在内的50多名模特穿着棉袄走秀。现场有村民拍摄短视频发到了网上,感叹“棉袄也登上T台了!洋气!带劲!”侯营镇镇长贾仲健介绍,今年还将举办棉服AI设计大赛,通过赛、秀、展、会等活动,汇集产业链上下游优质资源,促进产业的进一步转型升级。

小棉袄有产值、有颜值,更有价值,群众富了,乡村“活”了。侯营镇党委副书记马晓莉介绍,当地已与山东女子学院等单位共建乡村振兴实践基地,未来还会进一步丰富产品设计,延伸童装、宠物装等新业态,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