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阳:数字赋能 绘就智慧城乡新图景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要闻>

山东济阳:数字赋能 绘就智慧城乡新图景

2025-03-18 09:03

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光明日报记者 赵秋丽 光明日报通讯员 周志昊

“可以减少种苗培育过程中80%人工,降低60%农药化肥与50%以上能耗,提高30%以上经济效益。”走进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的安信种苗“数字种苗工厂”,人工智能、数字模型、云计算、农业物联网……科技元素随处可见。

这是数字济阳建设的生动缩影。在济南市济阳区,一场由数字技术引领的变革悄然改变着这里,数字农业、数字工业与数字城市的“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在数字赋能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济阳正在加速奔跑。

一部手机管大棚

走进仁风富硒蔬菜数字产业园,就仿佛进入了一个现代农业的科技王国。

49个高标准设施农业大棚内绿意盎然,西瓜藤蔓顺着吊秧绳向上攀爬、长势喜人。这里,利用物联网、5G等技术开发了数字化农业园区信物融合综合管理操作系统,配合建设的智能控制类、检测类、监控类等各类583台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大棚内各项指标。工作人员能实现“一部手机管大棚”。

“智慧种田大大提高了西瓜的产量与品质,亩产值从2万元跃升至6万元。”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土地产出了“金西瓜”!

近年来,济阳区在数字农业领域积极探索,通过“企业+农户+科技”模式,建成了7家智慧农业应用基地,推动乡村振兴。同时,济阳区打造了15个平台组成的数字农业大数据平台,让传统农业焕发新生。

数字工业蓬勃发展

在济阳,传统工业企业借助数字技术华丽转身,新兴工业企业凭借数字化优势蓬勃发展。

“老字号”产业如何上演“变形记”?山东矗峰重工机械有限公司作为液压升降平台产业的佼佼者,通过与知名高校合作成立研发中心,攻克了雨中施工的难题,填补了相关领域的产品空白,还打造了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使产品整机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企业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与此同时,新兴产业势头强劲。在亚洲最大的工业品智能仓——方盛智仓“东方一号”,“擎天柱”堆垛机、“幻影”穿梭车等设备忙碌而有序地运作着。这里通过数字化管控平台进行无人化作业,解决了传统仓储行业的诸多难题,不仅节省了60%的人力,还实现了商品全链路溯源管理,仓储存量达到普通仓的3到5倍。

据了解,济阳区持续深挖数字转型工业企业,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达到82.2%。

一网统揽智“惠”万家

凭借身份证,在家门口便可以进行医保、社保、户政、房产等多项政务服务事项和便民服务事项在线办理。进入社区问诊室,“直面”专业云端医生,免费测体温、测血压、智能诊脉健康检测并得到用药建议,能够在智能药柜直接付费取药……政务一体机、一分钟诊所的应用,彰显济阳数字城市建设新形象。

智慧社区建设让居民生活更加便捷舒适。济阳区智慧社区平台覆盖全区18个社区,人口、房屋数据动态更新,便民服务一键直达;新建和升级的智慧社区为居民提供了多样化的服务,无论是办理政务事项还是享受社区生活服务,都变得更加高效。

如今,济阳正全力冲刺五星级新型智慧城市。当地成功获评“省级四星级成长型智慧城市”后,济阳区对标38项指标继续提升,数据要素市场化路径探索初见成效,海峡两岸数据要素产业园蓄势待发。未来,这里将形成“数据流通、场景创新、产业融合”的生态闭环,让城市更智慧、生活更美好。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