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和“保险+期货”试点 改善松原小农生计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本网独家>

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和“保险+期货”试点 改善松原小农生计

2025-03-17 16:34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image.png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吉林松原农业风险综合管理试点项目总结会在吉林省长春市举办。(吉林省农业农村厅供图)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3月14日,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吉林松原农业风险综合管理试点项目总结会在吉林省长春市举办。来自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各项目实施单位、资助方代表以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全面回顾和总结了项目的实施成果,并就农业风险综合管理体系的创新探索和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过去四年,世界粮食计划署吉林松原农业风险综合管理试点项目通过“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和“保险+期货”模式的创新,显著提升了农业生产的资源利用效率和农户收入保障。在项目实施中,水肥一体化的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促进了资源高效利用和推动可持续农业发展。经测算,2023年增产10.8%,2024年增产7.96%,节水率最高达到30.7%,肥料用量减少20%以上。这一成果不仅促进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为推动绿色农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此外,项目通过“保险+期货”模式,为农户提供了更加全面的风险保障。调查显示,受访农户在过去的三年里,该收入保险方案下的平均每户理赔额分别是物化成本保险的5.5倍、完全成本保险的3.9倍。特别是在2024年玉米价格大幅下跌的情况下,项目户平均每户理赔额达到了3714元,有力保障了农户的生计,并提升了粮食安全水平。

image.png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王唯涌在结项会上发言。(吉林省农业农村厅供图)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王唯涌在结项会上表示,项目的实施对改善松原地方小农生计,增强农户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管理能力及提高农户抗风险意识起到了显著示范作用,同时也为推进适合本地区的可持续、可推广的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为当地政府完善农业风险管理体系的政策制定提供了经验依据。

image.png

世界粮食计划署中国办公室副主任柯世明(Simon Clements)在结项会上发言。(吉林省农业农村厅供图)

世界粮食计划署中国办公室副主任柯世明(Simon Clements)表示,吉林松原农业风险综合管理试点项目作为世界粮食计划署在中国东北地区开展的首个发展类项目,通过实施水肥一体化和推进“保险+期货”试点,为农民提供了切实有效的风险应对工具,助力他们提升应对风险的能力、提高了生产力、并切实保障了他们的生计。

image.png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庹国柱教授在结项会上发言。(吉林省农业农村厅供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庹国柱教授指出,“农业风险综合管理是一个大课题,松原项目的‘保险+期货’通过建立保险公司与期货公司的合作机制,把产量险和价格险有机结合,为农户因减产或价格下跌造成的收入下降提供了保护,从而有效保障农户生计,提高农户应对气候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庹国柱教授认为,该项目在中国是有发展前途的。他建议,未来继续探索“保险+期货”模式,进一步优化政策和资金支持,推动农业保险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项目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嘉吉中国企业责任负责人陈学敏表示,整个项目的实施使松原地区五千名玉米农户直接受益,显著提高了当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嘉吉将继续与世界粮食计划署及各方合作伙伴紧密合作,共同探索“保险+期货”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新模式,促进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image.png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吉林松原农业风险综合管理试点项目总结会在吉林省长春市举办。(吉林省农业农村厅供图)

柯世明在总结发言中表示:“虽然该项目已顺利收官,但我们的共同使命并未结束。我们需要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推进,不断完善相关体系和机制,确保项目的长期效益。”他还强调,项目成功促进了政府、私营部门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世界粮食计划署将继续与各方合作伙伴携手,推动农业风险管理政策创新,帮助更多农户提升抗风险能力,进一步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构建更加公平、包容和更具韧性的粮食系统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白韵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