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直播,“上新”更要上心(经济时评)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要闻>

农产品直播,“上新”更要上心(经济时评)

2025-03-17 09:39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只有规范市场秩序、紧抓生产管理、加强主播培训,才能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让直播电商这一新业态真正利好小农户、激活大市场

直播间里吆喝声不断,带火了“土特产”,也带富了不少乡亲。然而,一些消费者反映,在直播间一声声热情的“家人”中点下了付款按钮,到手的产品却让人心塞。有的与商品介绍“货不对板”,主播可能虚假宣传甚至制假售假;有的包装上没有标明生产日期和配料表等,无法追溯产品来源;有的经过长途运输,货品受损严重……

这些乱象的背后是行业生态失序。农产品直播,在“上新”的同时更要上心,让行业告别“野蛮生长”。只有规范市场秩序、紧抓生产管理、加强主播培训,才能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让直播电商这一新业态真正利好小农户、激活大市场。

加大监管力度,产品质量是底线。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局长罗文表示,今年将制定出台直播电商监管办法,建立监管长效机制,规范直播交易行为。加强专项抽检、严厉打击虚假广告等措施将进一步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不断提升包括“土特产”在内的网售产品质量。平台也要落实审核责任,优化算法设计,对优质直播间予以激励,同时也用好封禁等惩罚手段,提高不法主播的违规成本。

紧抓生产管理,产业升级是出路。今年全国两会上,甘肃省陇南市徽县水阳镇石滩村妇联主席梁倩娟代表提出,打造由“传统产业基地+直播电商+数字技术”形成的数智化电商产业带;民革安徽省委会主委马传喜委员建议,延长特色农产品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从构建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到培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更规范、更标准的生产体系将为农产品品质提供更多保障。

加强主播培训,人才队伍是支撑。“土特产”直播领域需要更多懂农产品、懂营销、懂法规的主播。目前多地积极展开相关培训,培养一批乡村“网红”的同时,也为树立行业规范奠定基础。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做好“土特产”文章。在各方共同努力之下,直播电商行业不断提质升级,定能更好赋能“土特产”从生产、流通到销售全过程,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