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摄影师在中国乡村探寻豆腐的秘密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要闻>

意大利摄影师在中国乡村探寻豆腐的秘密

2025-03-17 09:15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新华社合肥3月16日电(记者陈尚营 何曦悦)豆腐在中国人的餐桌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意大利基耶蒂生活的坎诺内夫妇,也非常喜欢品尝各种豆腐制品,甚至自己种豆子、做豆腐。

他们在初春的蒙蒙细雨中来到安徽黄山,寻找一种神奇的食材——毛豆腐。在坎诺内眼里,它和意大利帕玛森干酪类似,都是时间赋予的风味奇迹。

坎诺内和丈夫塔拉博雷利2月底来到中国,这是他们第一次踏上这片遥远的土地。从重庆、成都、西安到安徽黄山,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无不历史悠久、美食丰富。

作为专业摄影师,夫妻俩成立了一家婚礼摄影工作室。他们擅长记录微小细腻的幸福瞬间,并立志要走遍全球,认识各地的朋友、发现各个角落的美。

他们热爱中国美食,经常在意大利各地寻找正宗的中餐馆。在看了一部关于全球各地厨师的纪录片《主厨的餐桌》后,他们被一位在伦敦做陕西面食的女主厨深深吸引。“我们一定得去伦敦尝尝她做的面!”塔拉博雷利说。在预定飞往伦敦的机票时,一个更大胆的想法在两人脑海中浮现: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更进一步,直接去中国呢?

说走就走。他们飞抵重庆,被火锅的沸腾鲜美折服;在西安,他们尝遍种种面食。在来黄山之前,他们在网络上结识了另一位有故事的主厨:住在安徽黄山的美国人卓文。

卓文以创造了融合西方与徽州传统美食的“臭鳜鱼披萨”而知名。作为一名黄山女婿,他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自己制作创意融合美食的视频,拥有不少粉丝。在他看来,美食是中西方文化交流中重要的一环。

现在,卓文在黄山屯溪区有着千年历史的“豆腐村”南溪南,开办了餐厅“卓文的小食堂”,向全球食客提供融合中国传统食材的创新披萨。这其中,就有吸引了坎诺内夫妇的创意菜品:毛豆腐披萨。

坎诺内和丈夫对豆腐情有独钟。这种有着数千年历史的美食起源于中国,在这里有着多种形态:南豆腐、北豆腐、豆腐脑、臭豆腐、包浆豆腐……黄山还拥有独有的豆腐美食毛豆腐,经过特殊发酵工艺,豆腐表面长出长长的白色菌丝,内部也因此拥有了细腻独特的滋味。

在卓文夫妇的带领下,坎诺内夫妇前往村里的屯光阿中豆腐店,探寻毛豆腐的秘密。雨后的小路有些许泥泞,但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期待。一路上他们不时和热情的村民打招呼,举起相机记录徽州乡村的独特之美。

看到豆腐店的师傅抬出一整板发酵完成、菌丝洁白如羽的毛豆腐,两人惊叹不已。坎诺内很想举起相机拍摄菌丝美妙的细节,但她还有太多问题迫不及待地想和师傅交流。

“豆腐是怎么长出这些菌丝的?需要添加菌种吗?要发酵几天才能完成?本地人一般都怎么吃毛豆腐?”坎诺内抛出一连串问题。她说,自己从五六年前就开始做豆腐,两年前甚至开始种黄豆,只为做出更优质更美味的豆腐,“我们太热爱豆腐了,它简直是种‘全能食物’,我会用豆腐做中餐,还可以用豆腐替代意大利食谱中的许多食材,比如奶酪、奶油,甚至用来做意大利小方饺的馅。”

屯光阿中豆腐店的店主吴振中一一解答,分享了自己做豆腐乳和毛豆腐的流程和配方。第二天一早,坎诺内和丈夫又来到店里,跟随吴振中学习各种豆腐制品的完整制作流程。

“希望有一天你能去意大利,品尝我们在那里亲手做的豆腐!”坎诺内夫妇对吴振中发出热情邀请。

夫妻二人也早已规划好了下一次的中国之行。到那时,他们想去安徽淮南——豆腐的起源地,去尝尝那里的豆腐宴。而豆腐,将继续在他们的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成为他们探索世界的灵感之源。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