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从“家门口”“厂门口”到“对胃口”,精准服务促就业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要闻>

江苏:从“家门口”“厂门口”到“对胃口”,精准服务促就业

2025-03-17 09:21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新华社南京电(记者刘巍巍)“企业在校园里现场面试,省去舟车劳顿,感觉很贴心。”南京财经大学大四学生韩佳奇在招聘会上投递出自己精心准备的简历,并通过部分企业初步筛选,让紧张的她松了一口气。近日,江苏省2025届高校毕业生“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暨金融商贸、现代服务业及女大学生专场招聘会”在南京财经大学举行,约170家用人单位现场提供岗位5000多个。

这是江苏以精准服务促用人单位与求职者“双向奔赴”的注脚之一。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数据显示,1月至2月,该省城镇新增就业20.98万人,同比增加0.6%,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7.5%。

随着经济企稳向好,求职、用工势头渐旺。连日来,苏州高新区通安镇富民培训基地内人头攒动,春季招聘会吸引200多名求职者进场,镇周边30多家企业提供的500多个岗位涵盖制造业、服务业等。

“招聘会开到‘家门口’,找工作省力省心。”通安镇青年张晓涛去年被企业裁员,在春季招聘会上,多家企业向他抛出“橄榄枝”。

“校门口”“家门口”的招聘会,是江苏畅通就地就近就业渠道的缩影。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王斌介绍,该省分类筹集了一批传统行业、新兴领域、服务消费就业岗位,打造了招聘大集、人才夜市等线下服务场景,计划到3月末,举办求职招聘活动3000场,发布不少于100万个就业岗位。

密集举办招聘活动的同时,江苏人社部门还问需于企、送工上门。

38岁的张文斌来自甘肃,春节后,他搭乘统一的“就业大巴”来到南京艾科美热能科技有限公司上班。“春节前南京企业到老家招工,当时我就把工作定下来了,这个年过得格外踏实。”张文斌说。

南京市劳动就业服务管理中心主任张震介绍,春节前该市组织36家重点企业、3000余个岗位赴甘肃陇西县、通渭县举办招聘会,提前锁定年后务工人员。“与张文斌同批乘坐‘就业大巴’抵达南京‘厂门口’的务工人员共有30多名。”

数据显示,2月末,江苏企业用工登记总量达2068万人,同比增加13.6万人。

当前,产业迭代加速、数字化转型加快,因经济结构和劳动力结构不匹配导致的就业缺口放大。为提升劳动者适岗能力,江苏加快培育技能人才,促进供需无缝对接。

去年毕业的大学生李娟在参加通安镇春季招聘会时,看到有企业对电商直播人员求贤若渴,很想尝试,却因缺乏经验不敢贸然应聘。“镇里的富民培训基地开设了互联网营销师培训课程很‘对胃口’,我当即报了名。”李娟说。

在常熟,政企共建常熟市现代产业技能实训中心,瞄准工业机器人、工业视觉、工业大数据等提供订单式培训,并推荐受训人员实习、就业,打通学校教育与产业需求的“最后一公里”。

王斌表示,“我们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营造良好就业环境,引进更多优质培训资源,为劳动者高质量就业赋能,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