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增效有“路” 农民增收有“方”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要闻>

农业增效有“路” 农民增收有“方”

2025-03-14 09:28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粮食安全关键核心是种业安全。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种业振兴实施方案,部署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优良品种培育、良种化水平提升“三大工程”。为加快引导优化全区农作物品种布局,助力优良品种推广应用,内蒙古农牧厅按照“引品种、建基地、促推广”的思路,在全区搭建“看禾选种”平台60个,打造“以种适地”和“以地适种”相结合模式。实施3年以来,各平台以筛选优良品种、服务粮食增产增收为目标,配套实施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无膜浅埋滴灌、北斗导航精量播种等技术模式,确保展示品种优良特征特性得到体现,增产增效潜力得到发挥,推动良种和良法深度融合,为农业优质高效开出良方,助力内蒙古优良品种强起来、走出去。

一粒良种 万担好粮

“有好种子,才能有好收成!”种了半辈子地的郝建军深谙“良种增收”的道理。

近日,在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十二连城乡百亩“看禾选种”基地,来自十二连城乡东不拉村的村民郝建军仔细观摩示范品种,一边听技术人员的介绍,一边深有感触地说:“以前,我们只能自己去试种,种子好坏没把握。有了‘看禾选种’平台,我们就可以直观地看到每一个品种的长势和产量,减少了试种的风险,帮种植户解决了一个大难题。”目前,准格尔旗“看禾选种”平台项目区共培育25个试验品种,通过示范加快带动新优品种的推广应用,为农民生产选种、用种提供科学依据。

田间地头有口皆碑的好种子越来越多,已经成为农民稳产增收的利器。内蒙古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种业发展处处长苏敏莉介绍,通过层层筛选,目前全区60个“看禾选种”平台涵盖玉米、大豆、水稻、小麦、马铃薯、向日葵、杂粮杂豆、设施蔬菜、饲草9种主要粮食作物和特色优势作物。同时,“看禾选种”小程序的成功开发,进一步促进了品种推广,方便了农民选种用种。截至目前,该程序使用人次超15万次,推介优良品种207个,发布优良品种推介目录两本,实现“看禾订种”5200余吨。“全区粮食产量再攀新高,‘看禾选种’平台功不可没。从现代育种技术突破,到品种筛选、示范,再到主导品种推广应用,一粒粒好种子有力支撑了粮食稳产丰产、农畜产品稳定供应。”苏敏莉告诉记者。

以禾示种 让选种更精准

日前,巴彦淖尔市耐盐碱作物展示品种推介会召开。会上通过“看禾选种”平台划分出当地适宜种植的作物及品种:轻度盐碱地适宜种植辣椒、大豆,推介“博辣天骄60”和“中吉602”;中度盐碱地适宜种植高粱、饲用谷子,推介“晋中2983”和“张青谷1号”;重度盐碱地适宜种植向日葵,推介“普瑞1号”“普瑞6号”等。

“‘看禾选种’平台集中展示了多种耐盐碱作物品种,通过严格筛选,我们选择了适宜不同盐碱地种植稳产、高效的好品种,极大丰富了盐碱地可种植作物的种类,扩充了适宜品种数量,为盐碱地综合利用及农业多元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巴彦淖尔市农发中心副主任张晓红介绍。

以盐碱地为例,“看禾选种”平台不仅面向全国征集粮油、经济、牧草三大类作物耐盐碱品种,同时结合北斗导航、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盐碱地改良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实行统一整地、统一播种、统一施肥、统一防治、统一收获的“五统一”模式,因地制宜利用盐碱地。农技人员在作物生长关键期进行田间调查记载和收获测产,为客观科学评价推介耐盐碱品种提供了支撑。

苏敏莉表示,目前自治区“看禾选种”平台已经构建起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农技推广系统为主导,科研单位、种子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补充的新品种展示示范网络。各平台根据实际情况,在农作物关键生育期和收获期组织种植户、农技人员、经销商、育种家等开展本区域集中观摩活动,同时鼓励种子企业积极参与平台建设,提供栽培技术和配套服务,推动良种良法深度融合。立足产业发展需要,积极推进展示示范工作由“单纯品种展示”向“全面服务产业发展”转变。

做大种子产业 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为切实发挥优良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增产增效作用,内蒙古自2022年起,已连续3年实施“看禾选种”工作。2023年将“看禾选种”写进《内蒙古自治区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促进条例》。

3年来,该平台助力品种推广,面向全国征集品种7000余个,推介优良品种267个,推广面积从1579万亩增长到2343万亩,增加面积764万亩,增长幅度达48.4%。通过平台建设,举办现场观摩会,解决了品种分散化、区域碎片化,目前“看禾选种”平台已经成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为科研院所、种子企业提供交流平台,签订成果转化意向的品种13个,签约意向金额达478万元。

2024年以来,在已建成的60个“看禾选种”平台的基础上,内蒙古重点打造7个自治区级综合性区域平台,由原来的单一作物展示示范升级为以当地特色优势作物为主、多种作物综合性展示示范。

例如,巴彦淖尔市整合项目资金,融合社会资源,结合园区建设,合力打造具有巴彦淖尔特色、彰显国家农业高新技术示范效应的“看禾选种”综合平台。2024年自治区“看禾选种”综合平台选择国家农高区临河农场七分场,“渠、沟、路、林、田、水、电、技”全面配套,总建设面积1015亩,核心区面积612亩。集中征集展示了巴彦淖尔市主要粮油作物和特色作物四大类90个优良品种,综合平台建设在方案制定、品种征集、田间管理、观察记载、专家指导、现场观摩、鉴评测产、品种推介等各环节紧密关联,推动“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五良集成应用,通过综合评价推品种,农民看禾选品种,实现提单产、促增收。同时,引入本地优质种业公司协同参与,自治区、市、区、农场四级农技推广部门共同合力打造高标准的“看禾选种”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下一阶段,平台将进一步规范品种跟踪评价制度、加大品种宣传推介力度,树立‘品种全国比’的工作理念,创建‘大浪淘沙’工作机制,打造‘以种适地’和‘以地适种’相结合模式。真正地把新品种展示在大地上,把好品种送进千万农民家,通过选品种、助推广,实现提单产、促增收,让‘看禾选种’平台成为农民朋友良种选用的看台、种子企业品种比拼的擂台、农技员新品种推荐的展台。”内蒙古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胡有林说。

【责任编辑:刘梦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