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科技+政策”组合拳,激发城乡发展新活力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要闻>

打好“科技+政策”组合拳,激发城乡发展新活力

2025-03-13 09:15

来源:科技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原标题:打好“科技+政策”组合拳,激发城乡发展新活力

山东省青岛市,借助城市更新契机,昔日低效片区变身发展热土,一家家科创企业迎来生产旺季;贵州省榕江县,借势“村超”,三产联动助力苗乡侗寨全域旅游蓬勃发展……

城,欣欣向荣;乡,万象更新。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如何进一步激发城乡发展活力,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话题。

城市更新,兼顾“面子”“里子”

城市更新一头牵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经济发展。在城市更新中,如何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3月9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的民生主题记者会上,记者了解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下功夫实施一批惠民生、促发展、防风险的更新项目。

“更新一批老工业区、旧厂房,植入科技研发、文化创意、人工智能等新业态、新功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介绍,此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今年还将改造一批老旧街区,打造精品街道、城市客厅,建设活力街区,为青年人提供更多创新创业空间,为市民创造更多消费场景。

“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身边‘小而美’的公园变多了,昔日‘断头路’如今变通途。”谈及城市更新带来的变化,山东省东营市湿地城市建设推进中心职工张金海代表滔滔不绝。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发展数字化、智能化基础设施,完善无障碍适老化配套设施,提升社区综合服务功能,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因此,城市更新还要关注老年群体的诉求,做好适老化改造等工作,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养老服务需求。”张金海说。

近几年,中国移动浙江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杨剑宇代表在调研中发现,大量地下管网已处于超期服役和过载运行状态,且数智技术尚未在地下管网普及应用。

“建议完善城市地下管网数智化改造的相关立法规定,从立法层面明确地下管网数智改造的流程、技术集成应用等相关要求。同时,出台城市地下管网数智化改造实施细则,实施渐进式有机更新。”杨剑宇说。此外,他还建议加强地下管网数智化管理,推动5G、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在地下管网建设、改造中的普及应用,打造地下管网“一张图”。

乡村蝶变,推进全面振兴

城市面貌在焕新,乡村风貌也在蝶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要充分激发技术、人才等要素的活力。2024年,青岛曹村草莓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理事长王倩代表,带领合作社投资建设了一座智慧菌菇室内栽培实验室,并成功开发了一套专业种植羊肚菌的技术。这项技术突破了季节限制,实现了多层立体种植。

“传统的羊肚菌一年只能产一季,运用新技术后,我们的菌菇口味更好了,产量也提升了不少。”王倩认为,当前乡村产业面临着结构单一、技术落后等多重挑战。破解这些难题,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她建议,制定专项政策,明确支持乡村产业科技创新的方向和重点;同时,鼓励高校院所和涉农企业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研究,并建立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推动农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湖南湘西七绣坊苗服饰文化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石佳代表多年来扎根农村,忙时种茶、闲时绣花,带动千余名群众就业增收,探索出一条“舌尖经济”与“指尖经济”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湖南正大力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持续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我们将乘着这股东风,积极探索茶产业、苗绣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的跨界融合,打造‘锦绣茶宴’文旅IP。”石佳介绍,公司正在组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部门,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应用到茶叶种植、苗绣设计全过程。

“人工智能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变量。我建议构建‘政策引导—技术研发—场景落地—数据驱动—人才支撑’的全链条体系,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赋能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全链条,为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石佳说。

此外,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柴守玺委员建议,应从增产、扩源、减损等多方面综合发力,推动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五良”融合发展,构建稳定的农产品供应体系。“同时,要引进适合在丘陵山地使用的中小型多用途农用机械,强化耕地保护,培育耐盐碱作物,做好技术转化推广工作,促进农业增产增收。”他说。

【责任编辑:孔令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