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灵镇产业链中的三省“基因”(神州看点)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要闻>

豫灵镇产业链中的三省“基因”(神州看点)

2025-03-13 09:09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黄河“几”字弯,连缀多省份。

依偎在“几”字臂弯里的河南三门峡灵宝市豫灵镇,沉淀着晋陕豫三省文化的“基因”。

凭借特殊地缘优势,豫灵镇近年来在跨省合作、区域协调发展中走出新路子。

豫灵镇商会会长李援朝笑言:“我们这儿的产业链条,是用陕西的辣椒、山西的陈醋、河南的胡辣汤共同‘熬’出来的。”

豫灵镇与陕西渭南潼关县交界处,分布着连片的工业厂房。大量工业企业为何扎堆于此?

20世纪80年代,灵宝“淘金热”兴起。当地人发现,地下淘出的“真金”终有尽时,地上锻造的“产业链”却能常青。招引金属精深加工企业,突围资源型产业发展,成为两地转型的共同路径。

地缘相近,是两地产业聚集的天然优势。再看资源基础和交通条件,灵宝—潼关区域内探明有色金属31种,成规模开采10余种;陇海铁路、徐兰高铁穿境而过,豫灵更是要塞和咽喉。

豫灵与陕西的往来已久,早在2004年,豫灵镇从渭南引进优质花椒品种、学习种植经验,带动一批村子增收致富。

一拍即合之后,便是快速落地。灵宝市与潼关县签订协议,共同打造豫陕合作先行试验区,布局灵宝市豫灵产业园和潼关县工业园区。豫灵产业园拿出基础设施建设特长,潼关则回馈以生产要素优势,双方资源共享,不断扩大竞争优势。

豫陕合作先行试验区内,壁垒被不断打破,越来越多企业落户。如今,30平方公里范围内聚集了80余家工业企业,规上企业占比达五成,园区年产值超300亿元,金属材料精深加工产业闭环逐渐形成。

位于潼关县工业园区的陕西聚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专注研发新能源电池正负极材料,是国内多家知名新能源电池生产企业产业链的“上家”。

“我们的‘上家’就在隔壁。”陕西聚泰副总经理涂来喜介绍,现在企业生产用的热源和原材料硫酸,大部分来自豫灵产业园内的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大大节约了成本。

产业聚集的同时,也将成果反哺园区。2023年,陕西聚泰年处理8万吨含镍钴废料资源再生综合利用项目第一阶段建成投产,进一步促进园区内要素资源聚集,更持续优化整合相关企业新材料生产销售产业链。

在河南万贯实业有限公司生产厂长王新征看来,企业搬到豫灵,很值。王新征说,作为特种石墨生产企业,要素成本低能节省不少生产成本,园区的“一对一”服务,也降低了企业办事成本。

夜幕下,产业园区的生活别有韵味:陕西潼关肉夹馍餐车与河南灵宝羊肉汤大排档比邻而居,说着山西方言的货车司机与讲河南话的技工围坐畅谈。

向西远眺,横跨三省的风陵渡黄河大桥清晰可见;往东俯瞰,沿黄生态廊道与黄河相伴相依;西南方位,豫灵产业园项目建设正酣……春天,登上豫灵镇金鸡岭,处处皆画。

金鸡岭还有啥?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黄河战鼓,有豫灵产业园带来的人气……豫灵镇杜家村党支部书记王红阳提出,搞一个“百姓大舞台”,邀请三省的人们在金鸡岭同台竞技,真正实现“鸡鸣一声三省闻”。

去年夏天,“百姓大舞台”热热闹闹办了两个月,陕西、山西还有豫灵本地的表演队轮番上台,文化交融迸发出迷人魅力。

文旅融合的深意,在豫灵镇正被重新诠释。黄河生态廊道串联起三省多个文旅热门地:东接灵宝函谷关《道德经》著经处,西连潼关古城十二连城烽火台遗址,北渡黄河直抵山西芮城永乐宫壁画。三门峡、渭南、运城三地联合推出的旅游线路,去年实现旅游收入2.3亿元。

在杜家村新建的“三省驿站”民宿区,山西漆器、关中皮影、豫西剪纸在文创市集上交相辉映。从秦腔、豫剧的对唱,到民俗手工艺品的荟萃,文化的力量跨越地域界限,凝聚人心,为区域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责任编辑:孔令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