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语只言 民意千钧(e评)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要闻>

片语只言 民意千钧(e评)

2025-03-11 09:1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一位名叫陈俊清的八旬湖南老人受到关注——他用烟盒锡纸写下的建议,通过社区立法联系点逐级上报后,最终促成了相关条例的修订,该条例于全国两会前正式施行。锡纸虽轻,民意千钧。一条120余字的建议,彰显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效能与温度。

像陈俊清老人这样的民主实践故事,在基层还有很多。上海长宁区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展厅内的一面彩绘墙,记录了自2015年以来听取的103部法律草案民意征集,将社区“金点子”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民生政策,令外国朋友感叹“原来中国的全国人大代表就在社区工作”。2024年国务院各部门共采纳代表委员所提意见建议5000余条,出台相关政策措施2000余项,有力推动解决了一系列关系改革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难点问题。这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生动写照。

历年两会,民生都是重点话题。从“精准扶贫”方略的实施,到2024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从国家出台“双减”政策为中小学生减负,到一些关键抗癌药大幅降价并纳入医保,人们从两会看到中国民生保障的长足进步。养老金逐步提高、失业保险覆盖面扩大、农村低保标准提升……社会保障网不断织密织牢,也都凝聚着代表委员倾听民意、为民建言的努力。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两会的民生强音正转化为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生动实践。从烟火气十足的民生话题,到含金量满满的政策举措,从听民声的民主实践,到聚民力的发展动力,蓬勃增长的经济实力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夯实了物质基础,而日益完善的民主制度又通过凝聚社会共识,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红利。这场春天的盛会再次证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仅是执政党的初心使命,也是中国发展保持活力的不竭源泉。


【责任编辑:孔令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