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香粳9号”吃香了!(全过程人民民主践行记)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要闻>

“宁香粳9号”吃香了!(全过程人民民主践行记)

2025-03-10 09:1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已至惊蛰,乍暖还寒。在江苏南京江宁区淳化街道周子村,离水稻春播还有一段时间,年已六旬的陶绪春已按捺不住,给村党总支书记陶敬富拨去电话:“书记,今年我家还想种‘宁香粳9号’!”

“放心,今年咱们村继续扩大‘宁香粳9号’种植面积,肯定没问题!”陶敬富笑呵呵地回答,“过几天我还要去北京给万院士送稻种去,他没准又研究出新品种了!”

陶敬富口中的“万院士”,是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水稻分子遗传与育种专家万建民。他在2023年提交的一份提案,推动了农业核心种源研发的进程,帮助许多像陶绪春一样的农民更快走上致富路。

原来,万建民在调研中发现,由于生物育种全产业链创新能力不足等原因,一些农民丰产不丰收,甚至还亏本。

“我国作物种质资源大多数尚未被开发利用,资源优势还没有充分转化为产业优势。”2023年全国两会前夕,万建民提交了《关于加强种质资源研究,夯实粮食安全源头基础的提案》。经过推荐遴选,该提案被确定为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重点提案,以召开提案办理协商会的形式督办,由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办理。

“种源研发面临哪些问题?”“农业核心种源科技攻关如何深入实施?”面对面沟通、调研、座谈……之后几个月内,农业农村部作为提案主办单位,多次与万建民围绕提案办理有关情况进行深入交流。

“贯通产业链和创新链,鼓励优势科研院校和企业深度融合,建立新时期的科企、企科合作模式,形成高效的组织体系。”在随后全国政协召开的“加快农业核心种源研发”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上,万建民作为提案者代表第一个发言,提出建议。

“我们将支持科研院校、优势企业联合攻关,培育重大突破性品种,加快提升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应用水平。”农业农村部有关同志当场回应。

“受此激励,在‘宁香粳9号’这一新品种的示范推广中,我带领团队探索出‘育种—栽培—收购—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密切配合的新的推广模式,推动创新、人才、产业要素深度融合。”万建民说。

陶绪春是周子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第一年他试种了10亩“宁香粳9号”。

“那一年,受高温、大风影响,我们村种的其他品种水稻都出现了倒伏、减产,只有‘宁香粳9号’挺到最后,生长期短、亩产量高,每公斤收购价比其他稻米高出2毛钱左右。”陶绪春发现,“宁香粳9号”是个宝!

第二年,陶绪春把自家的180亩地都种上了“宁香粳9号”。“村里每年都在扩大‘宁香粳9号’种植面积,去年种了1万亩,今年打算种1.5万亩。”陶敬富说。

高产只是第一步。因口感也好,“宁香粳9号”连获两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粳稻)金奖,成为农业农村部2023年、2024年水稻主导品种,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已推广250万亩,平均每亩纯收益可高达1400元,通过全产业链综合效益提升实现为农民增收。

“原先我们研制出的新品种,只要审定通过、转让给企业之后,就不关心了。”万建民说,“现在我们努力确保‘女儿嫁得好’,从育种、栽培、生产、收购、加工到推广种植,与相关龙头企业密切合作,尝试贯通整个产业链。”

2024年1月29日,全国政协2023年度好提案公布,《关于加强种质资源研究,夯实粮食安全源头基础的提案》位列其中。“得知这个消息很高兴。当然,更高兴的是为农业核心种源研发贡献一份力量。”万建民说。

一粒良种化作嘉禾万顷。这一份提案,从提出、审查、立案,到交办、遴选、办理,直至督办、答复,各环节都体现着政协委员的智慧、科研人员的钻研、农民的汗水、政府部门的推动、协商机制的保障,这正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写照。


【责任编辑:孔令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