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县到2188个县的医共体改革(全过程人民民主践行记)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要闻>

1个县到2188个县的医共体改革(全过程人民民主践行记)

2025-03-10 09:1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14分钟!这是一名急性心梗患者从进入医院大门,到手术启动、导丝进入堵塞血管的时间。

2月9日,广西南宁市上林县三里镇东吴村村民老陈突发胸痛,在乔贤镇中心卫生院被诊断为急性心梗后,心电图立刻被同步到县人民医院,确认需转诊后,县医院手术室马上“激活”,心内科医生迅速待命,患者一到,手术立即开始……救治及时,老陈很快脱离生命危险。

“这么高效的协同配合、无缝救治,在医改前是不可能做到的。”上林县医疗集团党委书记蒋益宝说。

蒋益宝所说的“医改”,源自全国政协常委、民建广西壮族自治区委会主委钱学明的一份提案。

时间回到2013年,钱学明在基层调研时发现,一些偏远的乡镇卫生院,一没医生、二没设备、三没技术,农村群众面临缺医少药难题。

“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室构成了我国基层医疗体系,然而这个体系并没有实现真正‘一体’,相互之间甚至存在利益冲突。”钱学明说,将乡镇卫生院纳入县医院一体化管理,县乡医疗资源共享并下沉,或许能够破解难题。

2014年全国两会,钱学明将调研的思考和建议写成《关于发挥乡镇卫生院作用关键在于留住医生的提案》,提交全国政协。

“光说不行,政协委员不仅要‘建言’,还要‘践行’。”在钱学明的参与下,医疗卫生县乡一体化改革在上林县启动,实行“三不变”“三统一”的改革原则:机构设置和建制不变、职能任务不变、收费标准不变;人员、业务、财务统一管理。

一年下来,改革成效初显:县乡医疗人才实现了“上下流动”,乡镇卫生院非但没出现一例人才外流,还引进了26位人才。

2015年全国两会,钱学明将改革经验写入提案,并带着提案走访了相关提案办理单位,得到当时的国家卫计委认同。

政党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钱学明趁热打铁,在广西通过各种渠道建言献策,改革逐步在八桂大地落地生根。他将改革经验和新的建议陆续写成提案,在2016年和2017年全国两会上提交。这些带着基层改革经验的“热腾腾”建议,为国家出台“县域医共体”建设文件提供了实践参考。

2019年3月4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上,钱学明在发言中再次提到县域医共体改革,引起与会的中央领导同志关切。

“各地推行的‘医联体’‘医共体’,有何区别?”

“名称不是重点,重点是管办分离、紧密一体,需要党政领导负责推进。”“有的地方只是‘简单联合’,没有实现体系一体、利益一致,更没有让县城医护人员真正下沉乡镇。”

讨论中,钱学明把调研中发现的新问题和盘托出,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开始在800多个县(市、区)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2020年起,中央一号文件连续6年明确提出,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钱学明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也从上林、广西拓展到全国各地。

2022年至今,无论在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上,还是在“三农”工作对口协商座谈会上,钱学明针对部分地区“县域医共体”改革变形和不到位问题,又锲而不舍连续3年在全国政协协商平台上反映问题、提出建议——

“县域医共体建设涉及诸多部门,要出台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指导意见。”“以医共体牵头医院名义招录医生,以此确保乡镇卫生院招得到人。”……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政协有所为。

“如今,全国已有2188个县(市、区)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有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12月,《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发布,标志着改革进入新阶段。

“回顾持续建言的过程,我深切感受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实实在在的,能够把制度优势体现在治国理政之中。”钱学明说。


【责任编辑:孔令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