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农业”解锁农户“增收密码”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要闻>

“订单农业”解锁农户“增收密码”

2025-03-09 11:11

来源:农民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作为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订单农业”在带动农民增收方面的作用日益明显。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向记者分享了通过“订单农业”解锁农户“增收密码”的共富小故事,农产品应该怎么卖、如何能卖得出、卖上价,有了共通答案。

就像给农户装上了“市场导航”

“欢迎大家来到直播间,我来跟父老乡亲们聊聊参会的感受!”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萍乡市武功山风景名胜区万龙山乡茅店村党总支书记谭新萍利用午休时间在直播间和网友展开交流,“这次参加全国两会我带来了关于加强对小农户的服务指导,促进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的建议。特别对于山区的农户来说,如果市场信息不通畅,很容易盲目跟风种植,需要有人为他们提供指导。”

“现在我们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农民什么时候种什么、该种多少,才能有更好的收益。”谭新萍说。

2024年,谭新萍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争取政策支持,同时与龙头企业、电商平台洽谈合作,为农户牵线搭桥。很快,江西省粮油集团有限公司抛来了“橄榄枝”。“去年我们的合作模式是,由公司提供3000亩土地所需的水稻种子,村民按照标准进行种植,定期有技术人员上门指导,收获后由公司按照市场价直接回收。在这种模式下,种植户的水稻平均亩产达到1300斤,较之前增加了200斤,亩均增收200元左右。”谭新萍表示。

茅店村的好消息一个接一个。“最近我们村又拿下了一笔‘大订单’!”谭新萍兴奋地说,“通过和当地的企业以及农产品配送中心沟通,最终签订了30万元的南瓜包销合同。我计划把村里抛荒的土地和房前屋后的空地都充分利用起来,带领大家一起种南瓜。现在已经有697户农户报名参与了,南瓜苗和农资已经就位,4月就可以种植了!”

明确品种、质量标准和保底价,农户按订单生产,企业按需收购,用谭新萍的话说,“订单农业”就像给农户装上了“市场导航”,“先签单后种地”的模式让农民心里有底、手中有钱。

拓宽销售渠道不愁卖

尝到“订单农业”甜头的还有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自贡市沿滩区高滩村党支部书记曾道群。几年前,高滩村的高粱种植户还在为销路发愁,如今已成为了“订单高粱”的受益者。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发展“订单农业”的机会是曾道群偶然谈来的。2023年第一次参加全国两会时,曾道群认识了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曾从钦,聊天中也谈到高滩村在种植高粱,那次简单的交流给后面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就在那一年,高粱的供需关系发生变化,市场上供大于求。“村民自己种植的高粱不好卖,每斤的价格低至1元多,农户根本赚不到啥钱。”曾道群回忆,“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我主动找到曾从钦,告诉他我们村为了有效利用好耕地,走村入户沟通积极宣传政策,稳定农民种植积极性。同时也将我们村高粱种植和销售面临的困难如实相告。曾从钦当时对我说,只要我们种的高粱符合相关标准,他们全部收购。”

在这样的机遇下,通过曾道群多次的沟通和对接,高滩村和五粮液全资公司达成了合作,通过“技术保障+订单种植+保价收购”的机制,动员了420余户村民加入“订单高粱”种植,全村共发展高粱订单种植990亩,带动农户增收20余万元。

曾道群一心想着村里面的事儿,不管走到哪里,村里面的人和事儿都牵动着她的心。一次次地对接争取,才让高滩村走上了“订单农业”的发展之路。“今年,我正积极争取创建五粮液酿酒专用粮种植示范点位,采取‘订单农业’的模式发展高粱种植和水稻种植。”曾道群高兴地说,“通过发展‘订单农业’,收购方给我们村提供了技术指导和种子支持等帮助,最关键的是有了稳定的订单,就像给农户吃下了‘定心丸’,提高了村民的种植积极性。”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这两位老朋友又相遇了。“我跟曾从钦说,要继续带动周边群众一起种植高粱增收,他也依然承诺,种多少就收多少。这样稳定的订单关系让我对村庄未来的发展信心十足。”曾道群说。

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

“你看,这个优质稻的品种叫‘勇稻香’,是粳型常规水稻,产量虽然没有那么高,但是口感好,市场认可度很高,大米的价格可以达到每斤5至6元。”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营口市农业农村综合发展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韩秋香翻出手机里的图片展示着。

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她一直致力于优质水稻品种推广的工作,近年来她发现当地发展“订单农业”后,优质稻的种植比例也显著上升。“我们当地的一些知名大米加工企业会主动与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签订优质稻订单收购合同,收购价普遍会比市场价每斤高0.1至0.2元。”韩秋香说。大米加工企业采用签订优质稻订单的方式与周边农户合作,收获后根据出米率和综合品质调整收购价格,提高了当地农户种植优质稻的积极性。

韩秋香认为,“订单农业”也不是“万能药”,还是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发展。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