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期最后一年,加油干!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要闻>

过渡期最后一年,加油干!

2025-03-08 10:46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毫不松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面对这一任务,村里怎么干?

“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武宣县桐岭镇和律村党委书记韦恒焦代表说,“村干部要按时入户走访,关注重点人群,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

哪些农户有返贫致贫风险?如何提供更精准的帮扶?韦恒焦代表介绍,村里建立了“线上+线下”双轨机制,村民可以通过手机自助申报,相关部门利用大数据自动筛查,“接下来,关键是要把‘合力托举’的各项举措落实落细。”

目前,832个脱贫县均培育形成了2至3个主导产业,总产值超过1.7万亿元,如何继续做大做强乡村特色产业?

一南一北,两个村子,依托特色资源,做好“土特产”文章。在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陶营村,樱桃树“结”出新业态,从卖果子到“卖风景”,产业链条不断延伸。“2024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600元,樱桃产业发挥了大作用。”陶营村党总支书记肖军代表说。

小樱桃如何变成大产业?肖军代表细细谋划,“先要补上基础设施短板,延长储藏期;再想办法搞樱桃酒深加工,提升价值。”

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小庙子村,阡陌田园与连绵群山相映成景,村里大力发展蔬菜和中药材产业,村民们腰包越来越鼓。“接下来,我们打算建设酱菜加工厂和矿泉水厂,把乡村产业打造成富民产业。”小庙子村党总支书记赵会杰代表说。

(本报记者邓剑洋、陈隽逸、殷烁、葛燊)

点评

过渡期最后一年,必须提升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效能,持续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相关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打造智能化预警体系;提升乡村医疗服务能力,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提升农村安全饮水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帮扶精准度,解决群众后顾之忧。

促进脱贫地区可持续发展是关键。建议加大乡村产业发展力度,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林下经济、民宿经济等,积极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让更多农民群众挑上致富的“金扁担”。

——邓大玉代表(广西科学院乡村振兴与优势特色产业研究院院长)

《 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08日 07 版)

【责任编辑:殷晓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