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要闻>

“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2025-03-07 09:47

来源:农民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孩子们要走出校园,走出教室,走到阳光下去放飞心情,像成熟的蒲公英花蕊那样,在阳光的照射下铺向天空,撒向大地,自由舒展。”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王定华极其诗意的一席话引起了教育界别小组会的共鸣。

“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待遇保障”……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为教育“划重点”,引发委员们热议。

走到阳光下,走到田野里

教育,要从一生的成长目标来看。“学生是教育的客体,某种意义上也是教育的主体。所以我们要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在教育战线工作近40年的王定华对劳动教育格外看重。

“让学生出点力、流点汗,以便将来经风雨、见世面。”王定华认为,劳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不能只在课本上学、课堂上讲,一定要让学生走出去,走到阳光下,走到田野里,走进工厂里,出力流汗,获得体验。

乡村的孩子更了解农村、了解田野、了解庄稼,但王定华认为,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有必要加强劳动教育。

“乡村孩子在这方面同样是短板。让学生从小就能够热爱劳动,愿意并学会劳动,才能获得劳动技能,增进劳动情感,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人民,并且磨炼坚强意志,有利于未来持续的发展。”除了劳动教育,王定华认为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欣赏美的意识和能力同样重要,美育让学生享受更美好的生活。

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我想,我们最成功的教育是能够培养幸福生活的人,这样的人才能够服务国家、贡献社会、成就人生。”王定华恳切地说。

拉近心与心的距离

“谁也不敢拍胸脯说我的学生没有心理健康问题,认知程度不同。大中小学都要加强,都得把这个事情做好,呵护学生的生命安全和幸福。”王定华说。

近年来,青少年群体的心理健康,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用分数来评价学生、分数至上,往往会导致学生单纯地追求分数,也很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全国政协委员、民革贵州省委副主委、贵阳学院副校长王蜀黔认为,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两小时的政策非常好,学生能够走出教室,拥抱阳光,尽情撒欢儿。

全国政协委员、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第二中学教师高继兰,从事教育工作已近20年,她深知,一个学生的健康全面成长,不仅需要学校来引导,更需要家庭的积极支持。而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说,缺乏父母的陪伴,再加上学业的压力,很容易引发一些心理健康问题。

云南文山州远在大山深处,山区和半山区占据了总土地面积的97%。全国政协委员、云南文山州广南县城区第四小学校校长龚健梅一直期待着能在小组会上发言,多为乡村教育发发声。

“虽然隔着千山万水,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却拉近了。”龚健梅一直关注留守孩子的心理健康,学校老师对这些留守儿童也会开展结对帮扶、心理疏导等工作。

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DeepSeek和机器人近期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新技术来了,对教育有什么影响?

“乡村学校要更加注重信息化的建设,把城镇优质学校的教育资源,通过有效的方式辐射到乡村学校中,让大山再也不能隔离教育公平的阳光,让距离不再是边远地区学生学习的障碍。”王定华认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同样很重要,需要在政策上给予倾斜,让他们在乡村享有蓝天、白云、碧水的同时,能享受到和城市一样,甚至比城市同龄同级教师更好的待遇。

而对于高等教育来说,王定华更强调通识教育。“在智育方面打好学生的知识基础是很必要的。在科技革命大潮下,学生掌握了这些知识,具备了核心素养,无论将来国际风云如何变幻,科技革命如何进展,他们掌握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自己可以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修,否则我们教什么都有可能过时。”王定华说。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