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乡村教师“留得住”“教得好”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要闻>

让更多乡村教师“留得住”“教得好”

2025-03-07 09:46

来源:农民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在被誉为“高原小江南”的青海省海东市循化县,有一所苏呼撒小学,虽然它只是一个乡村小规模学校,但在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循化县白庄镇苏呼撒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马世功的眼里,这是他们村最有必要经营好的地方。“我们村好多年轻人都到外地打工,孩子们随父母就读比较难,所以我们必须要办好乡村学校,让孩子的教育跟上去,让他们的父母放心在外就业。”马世功表示,计划将苏呼撒小学打造成完全学校,为教师提供更好的办公和生活环境。

“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乡村学校应按照学生实际居住情况就近上学,才能家、校、社共育三位一体,保障孩子的身心健康。”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农村委副主任委员杨娟表示。

乡村振兴离不开教育。基层代表们来自祖国的天南海北,但对解决好农村孩童教育问题的恳切心情,始终如一。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莲城镇北宁中心学校落松地小学教师农加贵的手提箱里,放着两样他十分珍视的东西,一样是一套壮族传统民族服饰,但凡参加重大活动,农加贵都会带上。另一样是一份文件,这是他2023年前往者兔乡、者太乡的部分偏远学校考察后形成的调研报告。

提升乡村教育教学质量,离不开人才,是农加贵的调研感悟。“为什么优秀教师不愿来、留不住?除了发展空间有限和薪资低等因素,我发现,部分乡村学校无法为老师提供住房,有的多名教师挤一间小屋。”在他看来,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改善其工作环境,尤其是解决住宿问题十分重要。“我建议加快偏远山区乡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解决乡村教师的住房困难问题。”农加贵说。

“十几年前我刚参加工作时,曾主动申请去乡村学校,这段宝贵的经历让我成了乡村教育发展的见证者和亲历者。”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郑宅镇中心小学教师祝响响对农村有着特殊的情结。在她看来,城乡教育的差距不仅仅体现在硬件设备上,还体现在师资力量上。“很多人觉得,把学校建漂亮了、设备更新了,乡村学校就真的质变了。但我观察发现,家长们更希望乡村学校有更多的好老师。”祝响响说,“乡村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对乡村学生的影响非常大,特别是对一些留守儿童来说,很多时候只能依赖学校的力量去教育和引导他们。想真正实现城乡教育的优质均衡和城乡教育一体化,一定要培养更多高素质、专业化的乡村教师。”

在祝响响的努力下,浦江县建起了“智汇教育”人大代表联络站,收集群众愿望和诉求,并每月集中讨论交流,助力破解教育领域的专业问题。“下一步,我打算把优质的教研活动办到乡村学校去,提升乡村教师的教学水平!”祝响响说。

提高乡村教育质量,夯实乡村振兴之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深入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工程,健全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资源统筹调配机制。师资水平直接关系着农村教育的质量,期待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明确要求,以及代表们切实可行的好建议,能帮助农村学校留住更多好教师,让更多的乡村孩子得到好的教育。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