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工程”绘和美 美丽乡村展新颜——访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合肥市市长罗云峰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要闻>

“千万工程”绘和美 美丽乡村展新颜——访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合肥市市长罗云峰

2025-03-06 09:45

来源:农民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合肥市市长罗云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合肥将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绘就一幅宜居宜业、和谐美丽的乡村新画卷。

罗云峰介绍,在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合肥市始终坚持规划先行,重点突出该市城湖共生、岭冲交错、湖光山色的地形地貌特点,结合环都市型乡村产业发展定位,布局建设沿湖、沿产业带、沿山水线、沿分水岭为重点的“千万工程”示范线,将山水岭田湖村等一体策划。目前,合肥市市级总规已获国务院批复,县级总规全部完成,乡镇总规基本完成,七成村庄形成规划成果,在全省率先编制市级总体乡村风貌专项规划。

“在乡村建设中,合肥市一直注重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并重。”罗云峰介绍,一方面,通过加强农村道路、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另一方面,通过提升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2022年,合肥市出台了乡村建设行动工作方案,明确了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村覆盖、户延伸”有序推进,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的总体思路,制定了涵盖农村道路畅通、供水保障等12项内容的重点任务。通过持续不断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目前,合肥市已实现农村供水管网、寄递服务、千兆光纤基本实现行政村全覆盖,乡镇全部通达二级及以上公路,所有较大自然村通四级公路,新能源汽车公用充电设施覆盖88%的乡镇,市区结对帮扶农村学校、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实现全覆盖,县域农民医疗就地就诊率达到90%左右。

人居环境提升是乡村发展的基础工程。合肥市坚持全域整治、整体提升的理念,通过点线面结合、持续推进、分类整治,农村环境面貌发生了大变样,一个个村庄从“脏乱差”变身“洁净美”。环境提升带来了更多就业创业机会,盘活闲置农房使得农村宅基地和农民住房大幅升值,大学生和城市创客到农村创新创业、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已成风气。其中,庐江县通过引导鼓励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家庭民宿,打响庐江“恋庐小舍”家庭民宿公共品牌,打造民宿产业差异化发展格局,目前已建成家庭民宿30余家,解决本地就业近百人,带动村集体增收100万元。农村环境整治提升改善了农民生活环境,推动了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符合广大农民群众能够就地过上现代化美好生活的期盼,这也是大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迫切需要。

“未来,合肥市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回应农民群众的关切和期待,通过统筹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全面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罗云峰表示。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