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国碗”装上更多“铁岭粮”——访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铁岭市委书记李文飙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要闻>

让“中国碗”装上更多“铁岭粮”——访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铁岭市委书记李文飙

2025-03-06 09:43

来源:农民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铁岭市作为辽宁省的“米袋子”,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首位。“铁岭有1000万亩耕地,全域耕地都在东北黑土区内,占辽宁黑土区耕地面积的36%,是重要的产粮大市。”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铁岭市委书记李文飙说,多年来铁岭市以占比全省13%左右的粮食播种面积,实现了占比全省16%左右的粮食产量,充分发挥了“压舱石”作用。

为了全面提升粮食生产能力,铁岭市将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李文飙介绍,一是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在“保数量”上,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每年粮食播种面积只增不减。在“提质量”上,将有效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保护性耕作、黑土地保护利用等“三项工程”,举全市之力保护黑土地。在“管用途”上,将落实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持良田粮用大原则,坚决遏制“非农化”、有效防止“非粮化”,严厉查处违规违法占用耕地从事非农建设等行为。

二是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水平。锚定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目标,以技术集成推广为抓手,围绕重点作物、重点产区、重点环节,紧盯关键农时、关键技术、关键要素,推进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融合,聚焦“百亩攻关、千亩示范、万亩高产”,促进粮食作物大面积均衡增产,鼓励引导整乡、整县整建制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和质量。

三是加快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坚持“育良种”,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整合全市各类农作物育种机构,积极培育适合该市栽培条件的新品种。铁岭市农业科学院研发的“铁”字号农作物品种已经推广应用到全国20多个省份。坚持“推良技”,加快智慧农业发展,搭建“院地、校地”合作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大面积推广应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坚持“用良机”,推动粮食机收减损、适度加工和科学储存,促进老旧农机升级换代,不断提高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同时,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强化气象为农服务,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沟渠整治,做好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和统防统治,确保粮食稳产丰产。

四是落实政策保障。加大惠农政策宣传力度,稳定农民种粮积极性,落实好耕地地力补贴、生产者补贴、种植业保险等政策,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让农民种粮能挣钱,稳定农民种粮预期。持续鼓励支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规模化发展,带动小农户,促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积极探索“解决承包地细碎化问题”的有效模式,不断提高土地规模经营边际效益。同时,密切关注主要农资需求、备实和下摆情况,开展农情信息调度,协调解决堵点问题,依法依规净化农资市场,做好春耕备耕服务保障。

李文飙表示,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在强农惠农政策支持下,铁岭市定能围绕粮食、畜牧等主导产业,走出具有铁岭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路线,为巩固提升辽宁粮食主产省地位作出铁岭贡献,努力让“中国碗”装上更多“铁岭粮”。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