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涪陵区委书记黎勇: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让农村老人“老有所依”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要闻>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涪陵区委书记黎勇: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让农村老人“老有所依”

2025-03-06 09:41

来源:农民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农村养老问题,不单单是关乎民生福祉的关键问题,更是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过程中绕不开的重要课题。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涪陵区委书记黎勇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介绍,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养老服务在质量和水平上都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在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农村家庭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的大背景下,解决农村养老服务现存问题变得愈发紧迫,成为了当下亟待破解的难题。

“让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当务之急是补齐设施短板。”黎勇强调,应积极探索建设集日间照料、短期托养、互助式养老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农村养老综合体。该综合体不仅要整合医疗、康复、文化等多元功能,还要具备强大的辐射能力,带动周边乡镇养老服务的协同发展。同时,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大力推广家庭养老床位改造工程。通过这一改造,为失能、失智老人家庭提供短期托养、定期巡诊等贴心服务,让老人在家中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养老照护。

谈及农村养老服务的人才队伍建设,黎勇指出:“目前,农村养老机构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和能力偏低,导致部分老人难以在养老机构中找到家的归属感。”针对这一现状,他认为,必须加强涉老专业的产教融合。引导技工院校依据市场需求,优化调整专业设置,将养老护理、健康照护、医疗服务等银发经济领域急需紧缺的专业,纳入职业技能培训目录。与此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护理员薪酬激励补贴机制,通过物质奖励和职业发展空间的拓展,鼓励养老护理员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并长期坚守养老服务行业,为农村养老服务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活力,全面推进养老护理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完善的制度保障是农村养老服务稳健发展的基石。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书记抓养老工作的体制机制,将养老工作提升到战略高度,层层压实责任。同时,加快制定农村养老服务条例,构建一套贴合农村实际、切实可行的养老服务制度体系。在医保政策方面,推动乡镇卫生院与养老机构实现“两院一体”的深度融合模式,将养老机构提供的护理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减轻老人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并适时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试点工作,为农村养老服务提供更全面、更稳定的经济支撑。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