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要闻>

小木耳“长”出亿元大产业

2025-02-20 09:22

来源:农民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近日,走进黑龙江省穆棱市下城子镇悬羊村,村内的菌包生产车间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现代化的机械设备整齐排列,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设备,将调配好的菌料装入袋中,进行接种、发酵、培养等一系列工序,一个个饱满紧实的菌包在生产线上快速流转。“我在这一天能挣200元到300元。”在菌包生产线上忙碌的一位工人说。

悬羊村,一个藏在老山沟里的小村落。站在村中央,举目四望,三面环山、一面环水。环境虽然优美,但村处深山,缺田少地,村民更是致富无路。

山区村如何发展?悬羊村逐步探索出了一条以合作化、规模化为引领的富民之路。

悬羊村有木耳种植的历史,但都是一家一户分散种植,谈不上规模种植。

“要想做大做强黑木耳产业,就得带领老百姓走规模化种植道路。”悬羊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徐敬才介绍。

2011年,时任悬羊村村委会主任的徐敬才说服7户农民,自筹资金50万元,注册成立了穆棱市下城子镇悬羊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从最初的几户,到后来的十几户,发展到全村一起种,食用菌种植规模越来越大。

在穆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支持下,经过连续几年的示范带动发展,悬羊村建成了食用菌产业园区,建有10座年生产能力满负荷5000万袋左右的大型菌包厂。

2018年悬羊村跨入亿元村行列,2022年获评“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亿元村”称号。

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品牌打造和市场营销成为合作社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悬羊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拥有“悬羊砬子”牌黑木耳商标。2024年,该品牌成功入选黑龙江省第二批“九珍十八品”产品名单,进一步提高了悬羊村食用菌影响力、竞争力和知名度。

在产品质量上,严格遵循标准化生产流程,确保每一朵黑木耳都达到高品质标准,以优质的产品赢得市场口碑。

徐敬才表示,合作社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面向全国消费者展示和销售悬羊的“黑木耳”产品。线上,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品牌推广和产品宣传,吸引众多潜在客户,进一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线下,与各大农贸市场、批发商、零售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将产品推向全国各地的餐桌,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农业博览会等活动,展示产品优势和特色,为产品销售开辟广阔的线下市场渠道。

食用菌种植户陈广海今年刚刚新盖了10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新房投了20多万元,正在装修。

最初合作社租给陈广海2栋大棚,种植了2万袋木耳,现在,已经发展到4万多袋,2024年挣了8万多元。“我的腿有残疾,多亏了合作社,才让我有钱挣。”陈广海说。

2024年,悬羊村木耳产值超过了1.2亿元,全村400多户人均纯收入超过5万元。

现在,按照“村+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以悬羊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核心,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了下城子全镇食用菌产业发展,有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随着食用菌产业的蓬勃发展,现已成为全镇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目前,全镇拥有多个食用菌产业种植区,建设高标准钢架结构食用菌1000余栋,标准化菌包厂18家,食用菌年产量达7000余万袋。

这段时间,徐敬才一直和大连海洋学院的教授联系。“去年,传统木耳的市场销售不是很好。我想带领合作社进一步深度开发‘原字号’,做大做强富硒木耳、刺五加木耳等功能性黑木耳,探索木耳饮品、即食木耳等深加工产业,推动黑木耳由‘原字号’销售向‘深加工’销售迈进,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产加销链条。”徐敬才说。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