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要闻>

组团式帮扶绘就振兴新图景——贵州黔东南州全域联动破解县域民生事业难题

2025-02-19 09:13

来源:农民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以前得了大病往省城赶,现在在‘家门口’就有医疗专家,再也不用往外跑了!”日前,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人民医院患者家属对医疗帮扶专家们连连称赞。

近年来,黔东南州抢抓组团式帮扶和东西部协作机遇,在组团式帮扶工作中,注重在统筹谋划上下功夫,积极争取来自中央定点、东西部协作、省州等的帮扶资源向教育、医疗、农业产业方面倾斜,全州各级帮扶干部用心用情、齐心协力,全域联动共同破解制约县域教育、医疗、产业等民生事业发展难题,蹚出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子。

生怕干不好——

竭尽所能扛起一线帮扶责任

自开展组团式帮扶工作以来,黔东南州一批又一批帮扶干部人才接过接力棒,把帮扶当使命、把挂职当任职,倾心倾情奉献,展现强烈使命担当,以组团式帮扶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为形成工作合力,该州建立党委统一领导、部门通力协作、帮扶资源多方联动推进的工作格局,建立健全州县两级联席会议、协调联系、走访回访等机制。围绕供需精准对接,指导受扶县细化“一县一方案”,明确具体目标和措施,确保帮扶工作有序推进。

为进一步提升组团式帮扶质效,该州创新出台深化组团式帮扶“三联共促”10条工作措施,从服务保障、关心激励、合力攻关、扩面帮扶等方面给予更大政策支持。

“作为组织部门,我们用心做好服务保障,积极争取各级各类优势资源力量赋能组团式帮扶,将帮扶单位的个性化资源转化为帮扶黔东南州的整体优势。”黔东南州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支持帮扶干部人才大胆开展工作,该州充分信任并精准提供领导岗位和管理岗位,在人事、财务等方面予以支持,推动帮扶干部人才从参与式向主导式转变。

“生怕干不好、担不住!有了组织保障,就有了坚强后盾。我们竭尽所能在教育、医疗、农业产业等方面给予合作和支持。”中央定点帮扶单位挂职干部洪龙弟说。

为切实解决帮扶专家后顾之忧,给予帮扶干部更多关心关爱,该州尽力为专家人才提供舒适的住房环境,同时全面落实帮扶人才工资福利、体检休假、职级晋升、岗位聘用等各类激励保障政策。

“当地创造了这么好的条件,我们深知帮扶使命和责任,一定会尽心竭力在推动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学生全面提升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不负组织嘱托。”来自广东佛山的帮扶人才赖良才感慨道。

敢于压担子——

倾囊相授植入先进理念

组团式帮扶不仅仅是人财物等资源的物理聚集,更重要的是理念更新。

针对教育医疗领域内生动力不足问题,帮扶团队通过精神引领、经验传递、示范培训等,实现体制机制创新植入、管理模式整体植入、理念观念传播植入。相关教师、医生等专家人才把自己的实践经验倾囊相授,依托团队带团队、名师带骨干、师傅带徒弟等方式帮带培养人才,积极促成支教支医团队将优质人才资源和先进办学办医理念辐射到受扶地。

教育方面,采取专题培训、远程互动等方式并依托“小荷工程”“青蓝工程”等大力实施教育“强师工程”。台江县教育帮扶团队将“宏志教育”“陪伴教育”等理念融入教学管理。榕江县帮扶团队创新引入东部地区“匠心五美节”阳光德育理念。

医疗方面,采取“师带徒”“团队带团队”“佛医共享”等方式提升医疗服务能力。锦屏县人民医院帮扶团队完成白内障手术等“八项首例”。剑河县帮扶团队建成黔东南州首个县级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医院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科技方面,以项目化管理方式推进省级科技特派员试验示范基地建设,鼓励科技特派员领办、创办、协办一批企业、合作社等,通过灵活多样示范模式,达到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目标,让群众真正受益。

值得一提的是,该州积极探索构建州级“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共同体”,充分发挥挂职干部之家、交流学习基地、资源统筹平台、保障调度枢纽、提质增效引擎五大功能,打造出定点帮扶的黔东南样板,组团式帮扶在有机结合、扩面帮扶上发挥了最大效应。

中国农业科学院帮扶团队建立中国农业科学院台江县农业专家工作站,为“2+2+1”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实现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58%,农产品加工转换率达65%。

南京农业大学帮扶团队成立“南农麻江乡村振兴研究生工作站”,实行“双导师”制,把乡村产业发展与高校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助推地方农业和旅游业发展。

电子科技大学帮扶团队牵头携手四川大学、西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10所高校,建立高校组团式协作帮扶,引入技术、人才、渠道等资源,助推岑巩等县农业科技高质量发展。

农业农村部帮扶团队依托国家科技特派员、贵州中医药大学等科研力量,联合助推剑河县中药材发展。

帮扶成效明显,干群可知可感。

在各级帮扶团队带动下,2022年以来,全州受扶医院业务量均实现快速增长,接诊住院患者增长4.27%,群众看病满意度达90%以上,受扶职校就业率平均达96%以上,全州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3311个,建设重点产业试验示范基地180个。

打好组合拳——

“输血”变“造血”补齐县域人才短板

“帮扶专家带我们开展心脏介入手术,得到了不少患者的好评,我们医院转诊率逐步减少,实现‘外科微创化’,就诊率达到了90%。”黔东南州从江县人民医院内二科主任潘昌林说。

从“带着做”到“看着做”再到“放开做”,在帮扶专家的帮助下,越来越多像潘昌林一样的当地医生逐渐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优秀人才。从手术带教、教学查房、新技术培训等方面强化带培,促进本土医疗人才尽快成长成才。

育强本土人才队伍,是组团式帮扶的关键。

立足培养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该州充分发挥名医、名师、科技专家人才智力作用,推行“团队带团队、名师带骨干、师傅带徒弟”工作机制,对本土现有人才进行分析,建立本地人才库,按照1∶3比例,建立师徒关系。选派本地专家人才到帮扶地优质医院和学校学习、研修培训,重点强化业务技能训练和综合素质培养,学习掌握本领域、本专业前沿科技和经验方法,移植先进理念,提升业务本领,通过推行“一对一”“一对多”带教,培养了一批本土校长、院长及管理干部、医疗学科带头人。

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该州依托科技帮扶,通过基础性示范技术服务和“揭榜挂帅”的方式,推动帮扶专家人才把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带到农业生产第一线,传授前沿知识、开展技术指导,帮带一批本土人才成长。引导科技特派员开展中药材、精品水果、花卉、生态畜牧、油茶、蓝莓、茶叶、三穗鸭、从江香猪等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及成果转化,解决了产业技术瓶颈,提高了农产品的竞争力,真正实现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2022年以来,全州共培养本地医疗人才991名、教育人才624名、农技人才2678名,一支过硬的本土人才队伍逐渐形成。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在帮扶干部人才大力推动下,老百姓不出远门就能享受高质量医疗服务,教师队伍精神面貌和教学理念焕然一新,科技特派员坚持重心下沉推动帮扶创优升级、落地生根……如今的黔东南州,正紧握饱蘸浓浓帮扶深情的如椽之笔,擘画乡村振兴新图景。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