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沂河新区:“强村公司”让乡村闲置资产再生“金”
近日,山东临沂沂河新区相公街道的13处村集体闲置资产被盘活,每年可带来约50万元的租金收入。“这些闲置资产通过当地‘强村公司’盘活利用,收入用于改善民生和村级公益设施建设上。”相公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曹克善说。
临沂沂河新区是山东聚力打造区域融合发展战略支点设立的4个省级新区之一,在推动发展过程中,不少村庄拆迁后产生大量资金,此外还有数量较多的低效建设用地、宅基地和老旧危房等闲置的资源资产。各村虽有合作社,但缺乏懂经营善管理的专业人才,增收路径少,难以承担起盘活重任。
如何让乡村闲置资产再生“金”?沂河新区探索组建“强村公司”,力图激活农村各类要素潜能,变闲置资产为创富资源,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和农民增收。
临沂金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是其中一家“强村公司”。“我们企业由相公街道9个村集体的闲置资金注册成立。”临沂金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兴浩说,这9个村庄有1800多万元的拆迁款长期闲置,于是就把这笔钱拿出来,共同出资成立了公司。
于兴浩说,根据“强村公司”章程,公司由懂企业管理和市场经营的专业人才进行管理运营,金园工程公司成立半年多时间,已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实现收益90多万元。“过去村里也对沿街店面进行出租,但因收效甚微被闲置,公司接手后,进行统一规划、精准定位,目前已租出去两家店面。”
沂河新区以镇街为主导,因地制宜整合企业、村级土地、资金等资源,通过单村组建、多村联建、村企联建等形式,已成立8家“强村公司”,涉及资产经营、社会服务、产业发展、工程承揽等多种类型,为乡村闲置资产增值打开了空间。
凤凰岭街道张黑墩村党支部领办企业成立的机动车配件类“强村公司”,将村里闲置的建设用地开发为五金机电设备市场,每年租赁费收入260万元。芝麻墩街道徐家村的“强村公司”以农产品市场为经营主业,带动盘活闲置村集体资产和其他经营项目,每年可收入约1000万元。徐家村两委成员、农贸市场经理薛艳娟说:“现在村民们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过节福利等,都由村集体买单。”
沂河新区社会发展局二级主管刘卫萍说,去年以来,沂河新区通过“强村公司”盘活利用村集体闲置土地236.2亩、闲置资金2460万元,带来收益约1500万元。
(本报记者贾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