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要闻>

“薯光”照亮贵州山村致富路

2025-02-18 08:58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新华社贵阳电(记者向定杰)“去年销售额7.13亿元。仅6月30日,酸辣粉单日全网销量超20万单,销售额突破600万元。”复盘去年的红薯粉销量,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三道水乡周寨村党支部书记、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诚仍难掩兴奋。
  近日,记者在周寨村了解到,让曾经的贫困村获得亿元收入的“法宝”竟是红薯粉。红薯是一种高产且适应性强的粮食作物,在中国得到广泛种植。
  “两亩以上的连片土地少”“拖拉机掉个头要一早上”……这是周寨村的昔日写照。周寨村地处武陵山区,群山连绵,曾是深度贫困村,当地不少人都外出打工,张诚也是如此。
  2018年,在贵阳从事建筑行业的张诚决定返乡创业。得知村里之前办过红薯粉的手工作坊经营不善,他萌生了接盘的想法。
  从河南引进高产红薯品种、采购精深加工设备、搭建电商销售团队、注册“陈薯”品牌,一番操作下来,周寨村有了现代化的食品加工厂。进淀粉、搅拌、定型、蒸箱熟化、挂杆……如今,走进生产车间,一条条产线开足马力,每天可生产数十万桶红薯粉。
  在周寨村,祖祖辈辈种植的小红薯,逐渐形成了很有规模的大产业。
  “红薯是一种健康的主食,而方便食品的市场很大,根本不够卖。”路过一辆辆在厂区拉货的大货车,张诚笑着说,“只要一开播,每天就是20多车。”
  记者了解到,该公司在多个网络平台均有店铺,通过网红达人、自营官方直播间带货,系列产品稳居平台同类产品销售前列。
  “我们有40多个品类,复购率都不错,卖得最好的是酸辣粉。”在企业展厅里,张诚介绍说,产品绝大多数销往省外,其中18岁至45岁年龄段的女性用户占90%以上。
  “这家公司销售额从一个多亿到三个多亿的时候,遇到过一些挑战。”思南县委书记龚仆说,县里帮助对接红薯产业发展好的河南省有关企业和科研专家,并前去考察学习。
  推动在县城设立分厂、采用先进包装线、引进调料包加工厂……近两年,当地围绕这家龙头企业持续补链延链,大力开展以商招商,红薯产业正在不断做大做强。
  “最近我们已经完成了红薯下种。”三道水乡党委书记王国强说,2024年,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收购红薯达17万吨,带动全县6万多人参与红薯产业。
  生育小孩有奖励、子女读书有补贴、老人过节有慰问……记者在周寨村的展示栏中看到,昔日靠“啃红薯”度日的贫困山村,去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万元,正在享受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