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要闻>

“购物车”里的乡村消费新风(乡村观察)

2025-02-14 09:0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编者按:春节消费市场是观察农村消费动向的窗口。智能电器“飞”进农家小院,美味佳肴摆上农家餐桌,线上购物成了潮流……千家万户的“购物车”升腾乡村消费的“热乎气”,彰显乡村市场的新活力。

激活乡村消费,既能有效扩内需,也有利于改善农民生活品质。各地找准工作着力点,优化产品供给,完善基础设施,畅通乡村物流,确保各类政策落实落细。近日,记者来到重庆、湖南、甘肃、辽宁,同乡亲们唠唠今年春节买了啥,听听他们的新期盼,触摸乡村消费的新脉动。

看消费政策——

添置新品更优惠

家里用了8年的空调,彭老汉一直舍不得换。

彭老汉大名彭学文,是重庆市忠县新立镇文笔社区一组的村民。他家用的空调还是8年前翻新房子时添置的。“虽然有时候制冷制热慢了点,不过吭哧吭哧还能用,就没想着换。”彭学文说。

前不久,到镇上赶集买菜,彭学文路过街边的家电店,看到门口的大彩电播放着“家电以旧换新,最高补贴20%”的广告,觉得优惠不少,忍不住进店打听。

家电店经营者叫陈武,在新立镇上卖了16年家电。“现在的政策给力,算上‘国补’,能便宜不少!”陈武说。2024年8月,《重庆市加力促进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印发,重点针对汽车、家电及家装消费等领域推进以旧换新政策。

彭学文左看看、右逛逛,相中了一台售价3000多元的空调。陈武随即算了一笔账:一级能效产品补贴20%,旧空调回收,预计再抵扣400元,算下来,2000元左右就能拿下。

“娃儿啊,你说这‘国补’靠不靠谱,家里空调换不换得噻?”彭学文心动,拨通了儿子的电话。

“肯定噻,老汉儿我跟你说,这‘国补’力度大得很。趁着有好政策,抓紧把家里的老空调换了。”电话那头,儿子的话,让彭学文下定决心。在陈武指导下,彭学文顺利领取“国补”,完成付款。

“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支持下,我们店里的销售额比之前增加了20%以上。消费者得了实惠,我们的生意也更好了。”陈武说。

“店店搞促销,进村作宣讲,20家企业、239个门店参与家电以旧换新活动,基本实现县域全覆盖。”忠县商务委员会党组书记余仲军说。

重庆市商务委员会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重庆市汽车、家电、家居、电动自行车累计申报财政补贴36.3亿元,直接拉动汽车等重点商品销售307.5亿元;家电和家居以旧换新政策共补贴153.5万笔,惠及消费者超100万人,其中家电以旧换新农村市场核销金额18.51亿元,占全市核销金额的30.84%。重庆将接续实施2025年汽车报废更新、汽车置换更新和家电、家居、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等各项补贴政策。覆盖面更广、力度不减,新一轮的以旧换新,正如火如荼进行。

看消费理念——

农家餐桌更健康

春节假期,走进湖南省祁阳市浯溪街道唐家岭村,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欢笑声与烟火气交织。临近饭点,厨房内的油锅滋滋作响,饭菜香味氤氲开来。

“过年来祁阳,要尝十甲碗”。十甲碗指的是用当地食材精心制作的十道菜,寓意十全十美。村民肖文娇是烹制十甲碗的一把好手。备料、切菜、下锅,肖文娇边忙边介绍,“扣鸡肉鲜味美,膀肉肥而不腻,水煮鱼鲜香四溢。过去得盼着过年才能吃到,如今啥时候想吃就能吃。”

琳琅满目的菜肴摆满餐桌,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更丰盈,映照了红红火火的日子。

追求“吃得好”,更追求“吃得健康”。“大鱼大肉吃多了腻。如今,做饭讲究荤素搭配,新鲜蔬菜、海鲜、水果都不能少。自家的年货里,干的、鲜的、生的、熟的,品种齐全。”村民罗景华说。

健康餐成了农家乐的主打菜。唐家岭村麒麟庄园负责人邓凌霞返乡创业,在土菜的基础上,研发出了健康低脂的农家饭。邓凌霞说,“咋样好吃又健康,还能体现乡土味,我们花了不少心思”,就拿墨鱼豆腐丝来说,用汆水的墨鱼丝搭配豆腐和里脊肉,墨鱼丝劲道,豆腐丝软烂。这道菜集豆类、肉类、海味于一体,营养均衡,还能提供优质蛋白。“村里有好山好水,还有美食,越来越多游客慕名而来。”邓凌霞说。

如今,唐家岭村结合春节、元宵节等节庆,开展美食节、长桌宴、亲子文化节等活动,邓凌霞搞起直播,向网友介绍祁阳菜,普及健康低脂的饮食理念。

一城一特色,一食一乡情,餐桌上的特色美食,记录了百姓生活的变迁。“如今,村民腰包鼓了,日子好了,消费理念更新了。2024年村民年人均纯收入2.2万元,接下来,村里将加快发展农文旅融合,做优乡村露营、乡村夜游等新业态,让更多农民吃上‘旅游饭’。”唐家岭村驻村干部蒋湘君介绍。

看消费趋势——

村民购物更讲究

这个春节,甘肃省榆中县的大街小巷喜气洋洋、年味浓浓。

开新车,走亲戚,城关镇南坡湾村村民丁玉保美滋滋的,“这辆车新换的,舒适又智能,价格还便宜。各种优惠政策算下来,少花了2万多元。”

在城关镇分豁岔村,村民周蓬升的新房子就要盖好了。入户的照壁上,一幅由各种字体刻成的“百福图”泛着光。他拍下一张照片发给好友,配上文字:“新房宽敞,生活敞亮。”

为了这栋新房,周蓬升操碎了心。利用率大不大?空间如何布局合理?样式是不是流行的?“房子不仅要坚固宽敞,还要美观时尚。”周蓬升说,“新房上下两层,空间合理,主体结构、外立面装修、内部硬装完成了,接下来忙软装、买家电家具。”

办“大件”注重品质,买“小件”讲究品牌。

城关镇兴隆山村村民尤春兰是社火队的一员。春节假期,有好几场表演。“我在网上精挑细选了一款焗油膏,给头发焗焗油,显得更精神。”

尤春兰学会了网购,在多个平台比价格、看评论、抢优惠券。“如今,坐在家里什么都能买,衣服、化妆品、厨具都是在网上买的。”

村民为啥能消费、愿消费?收入涨了有底气。

粉色的海棠、挺立的君子兰……城关镇峡口村睦园农家乐的大厅里,阳光透过窗,洒在花花草草上。农家乐负责人吕富春拿着剪刀,俯身细细修剪。

种草养花,是吕富春的爱好,也是经营农家乐的诀窍。“有的游客提出布景建议,我们买了几十盆花草,搭建葡萄架、搞造型,院子更美了。”去年吕富春的农家乐接待游客上万人次,一年挣了20多万元。

物流点进村,收货更方便。去年,兴隆山村第三家快递综合服务站投入运行,每个月收发快递超过1600件。服务站负责人王玉红说:“拿快递方便了,大伙儿都愿意网购。”

“农民消费趋势在转型,接下来要优化消费环境,落实优惠政策,增加优质供给,激发乡亲们的消费热情。”榆中县商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看消费体验——

收发快递更便捷

“随时随地就能买,你看看,我在手机上买的东西老多了。”在辽宁省葫芦岛市南票区高桥镇王善屯村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里,来取快递的老刘向记者展示他的网购记录。

老刘名叫刘洪军,今年61岁。手机订单显示,他的网购商品五花八门,有小工具、食品、衣服、日用品等。

一辆邮政快递送货车准时停在服务站门前。“每天都能拉一麻袋包裹。”服务站工作人员刘爽说。

“原来没设这个站点之前,我都是去高桥镇取快递,骑电动车最快也得20分钟。寒冬腊月,老遭罪了。现在邮政快递直接送到家门口,太方便了。”刘洪军说。

越织越密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不断方便村民们的网购生活。

走进葫芦岛市连山区寺儿堡镇西蜂村的振兴超市,店里各类商品琳琅满目,一侧的货架上摆着一排排快递。

“咱的超市不光卖货,还上了邮政公司的‘便民服务站’系统,可为老年人提供代交话费、电费等服务,还可以帮他们线上购物,代收代发快递。”振兴超市店主雷大振说。

超市的标牌上清晰写着服务范围——电商服务、金融服务、寄递服务、商超零售,一个小超市居然可以承载这么多功能?“便民服务站的建设,不仅让村民享受到了贴心服务,也拓宽了我们的经营范围,一举多得。”雷大振说。

2024年,葫芦岛市邮政管理局联合相关部门,在508个村补建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基本实现行政村服务站全覆盖。

越修越宽的农村公路,畅通城乡循环。被国道102线、罗仁线、葫金线等环抱起来的连山区塔山乡盘道沟村,以种植口感独特的盘道沟晚蜜桃而远近闻名。便捷的交通条件,引来了各地客商,促成村民与快递企业合作,让盘道沟晚蜜桃走出辽宁。2020年至2024年,葫芦岛市累计新改建农村公路1043.1公里,维修改造农村公路1825.9公里。

交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乡村新型便民超市不断涌现、“快递进村”深入实施……据统计,2024年,葫芦岛市快递投递量超2亿件,相当一部分投递至乡村。火热的乡村消费,映射出葫芦岛市乡村全面振兴的澎湃活力。

(本报记者邓剑洋、辛阳、杨迅、沈靖然、宋朝军,陶治参与采写)

【责任编辑:孔令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