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要闻>

新疆:崛起一座“西部粮仓”

2025-02-11 09:19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新疆作为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区,拥有16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六分之一。传统印象中,新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生态脆弱。然而,过去三年里,新疆的粮食种植面积却累计增加了882.5万亩,占全国增量的34.8%;粮食产量累计增加量更是超百亿斤,占全国增量的25.1%,成为全国粮食产能增量最多的省区。

“我国有14亿多人口,粮食安全必须靠我们自己保证,中国人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习近平总书记对粮食安全问题念兹在兹,心怀牵挂。2022年7月,在新疆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兵团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农业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条件好,在粮棉油、果蔬生产等方面优势明显,要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方面发挥更大作用。202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严守耕地红线,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近年来,自治区牢牢把握新疆在国家全局中的战略定位,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把保障粮食安全摆在突出位置,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通过科学规划、统筹发展,新疆农业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遥远的祖国西北角正在崛起一座“西部粮仓”。

万顷良田屯边疆

一场寒潮袭来,天山南北千里皆白。广袤的麦田也披上了银装,孕育着丰收的希望。

2024年,新疆粮食总产466亿斤,位居全国第十三位,粮食单产524.8公斤/亩,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30公斤,位居全国第一;粮食种植面积较上年增加202.9万亩,占全国增量的38.6%,增量居全国第一。

“2025年新疆力争粮食产量再增加10亿斤。”2025年1月召开的新疆两会上,新疆农业部门再次提出粮食生产新目标。

新疆粮食持续高产丰收的底气从何而来?答案来自一望无际的原野上。

新疆土地辽阔,耕地面积约1.06亿亩,在全国排名第五位,人均耕地面积超过4亩,为粮食生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里拥有充足的光照时间、较大的昼夜温差等独特的自然气候条件,为农作物生长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环境。以玉米生产为例,由于新疆光照充足、气候干燥,部分地区玉米株数可以达到8500株,产量潜力巨大。“在新疆投资建设一亩高标准农田,其产量相当于其他省份的两亩。”新疆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李晶说。

管好用好水资源。在依靠灌溉发展农业的绿洲地区,“水”是农田的命脉,有水就有地,有水就有粮。为把有限的水资源管好、用好,新疆2023年便成立了自治区党委水资源管理委员会,从全区层面统筹分配利用水资源。

2024年新疆继续加大水资源科学高效调度,坚持节水、蓄水、调水、增水统筹发力,科学优化配置水资源,累计农业供水560.08亿立方米,较上年多供3.12亿立方米,不少缺水休耕地得到复耕复种。

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发力。近年来新疆耕地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极大改善,过去的“低产田”“细碎田”变成了如今的“吨粮田”“滴灌田”。2024年新疆新改建高标准农田434万亩,已累计建成5989万亩,占永久基本农田的72.8%。田间高效节水和水肥一体化面积7289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9%以上,不断夯实农业生产基础条件。

筑牢“压舱石”,种好每块田。新疆压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逐级签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书,实施最严格的实绩考核,形成五级党政抓粮食生产的工作格局,确保有限的耕地多种粮,种好粮。同时,拿出“真金白银”保障粮食任务落实。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筹资金214.3亿元,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种植补贴、农机具购置、良种培育、产业发展等,实施产粮大县奖励政策,调动种粮积极性。

良田展新姿,边疆仓廪实。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当地百万亩玉米高产创建基地亩均产量达到1164.7公斤,实现了百万亩吨粮田建设达到吨粮水平。在阿勒泰地区,2024年小麦平均单产412公斤,比2023年小麦平均单产提高31公斤,地区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百万吨大关。一张张粮食成绩单,满是沉甸甸的丰收硕果。“‘中国碗’里的‘新疆粮’正越来越多!”新疆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谢映周说。

智慧科技“种”农田

北疆喜报!在伊犁,2024年小麦百亩、千亩、万亩单产分别创造795.8公斤、756.2公斤、720.4公斤的全国大面积高产纪录。

“在作物最需要水肥的时候进行精准施肥,作物产量还会有明显提升。”李晶告诉记者,伊犁州玉米亩均产量大幅提升,除了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密植技术、高效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推广普及功不可没。“在应用一系列高水平种植技术后,新疆部分地区农作物仍有大幅增产的空间。”李晶说。

近年来,新疆通过推广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干播湿出等先进技术以及智慧农业等先进模式,持续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促使农户从依靠经验种地逐步迈向科学高效种地。

走进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的数字农业控制中心,一张大屏动态展示着1.2万亩示范农田的生产全貌,种植作物情况、病虫害风险、设备运行情况等信息,在屏幕上一目了然。

“通过布设在田间地头的智能水肥一体机、电动球阀等各类智能设备,农忙时节我们可以编织起一张看不见的‘数据网’,借助数据监测,地里可以最大程度实现少人化作业。”玛纳斯县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吕晓庆说。

从流汗“望天收”到省力“稳丰收”,智慧农技应用是关键。

“现在种地多省事,只需打开手机轻轻一点,就能知道哪块地需要施肥打药,哪块地需要浇水灌溉,省时省力省成本。”奇台农场职工闫军说。

奇台农场素有“兵团粮仓”之称,是新疆粮食生产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农业生产尽显“科技范儿”。由新疆农业企业和相关科研团队选育的冬小麦品种“新粮169”,在奇台农场取得了连续两年亩产突破800公斤的佳绩。企业科研负责人蔺怀龙介绍,“新粮169”突破了育种高产不优质、优质难高产的瓶颈限制,成功实现了既能“多打粮”又能“打好粮”,“我们的新品种配套使用干播湿出、适期播种、滴灌水肥一体化、精准施肥、一喷三防等新农业综合技术是取得高产优质的关键。”

通过优化品种布局、科学栽培管理、集成应用新技术,奇台农场已连续多年蝉联新疆冬小麦单产纪录,为当地形成农业产业优势提供了有力支撑。

推广新科技,告别“老把式”。为指导新疆各地提升粮食生产综合能力,新疆已发布多个农作物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方案,实现了天山南北农户“共念一本科技经”。同时各地集成推广合理密植、精准水肥调控、免耕复播等关键技术,全面开展“百亩攻关、千亩创建、万亩示范”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高质量增产动能强劲。

高产示范创建、智慧农业试点、探索现代设施农业……如今,行走在天山南北的广阔田野中,经常能看见太阳能板、传感器、智能电动阀、飞防植保无人机等新兴农业装备设备,新疆各地技术集成示范应用推广范围不断扩大。

智慧科技“种”进农田,重塑新疆农业的未来。新疆农业部门介绍,2025年,新疆将持续强化农业科技装备支撑,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巩固拓展供水模式,大力推广现代农业节水技术,提高制种能力和质量水平,加快国产先进适用农机研发推广,发展智慧农业,不断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

守护舌尖上的“新疆品质”

地处祖国西北,严寒漫长的冬季让新疆农产品极少受到病虫害困扰,粮食品质位列全国前列。2024年新疆小麦食品安全指标合格率100%,一等小麦占比达96%,小麦平均容重815g/L,三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

当前,我国许多地区的粮食消费需求已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升级。保障粮食安全,不仅要确保中国碗里装更多中国粮,而且要装更多中国优质粮,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为维护种粮农户收益,提升粮食质量,新疆组建了小麦、玉米等产业技术体系,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品种+专家团队”包联指导制度,形成产学研、财政金融科技于一体的粮食生产保障机制。近年来,新疆每年都会分作物、分区域发布主导品种,引导农户种植优良品种。2024年,新疆发布了26个小麦、33个玉米主导品种,从源头解决粮食增产和质量的“芯片”问题。

在粮食种植管理、加工销售环节,越来越多新疆农户、企业开始向绿色健康无污染的高端方向发力。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腰站子村,当地按照“全域绿色、部分有机”的发展理念,走出了一条以有机农产品深加工为纽带,休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乡村振兴之路。

2009年,在村两委带领下,腰站子村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将村里3.5万亩土地逐步流转经营,统一管理。2017年,合作社成立公司,尝试农产品深加工生产销售,着手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如今,“腰站子”品牌的有机面粉、手工拉面、食用油、小杂粮等几十种优质农产品在市场上日益走俏,腰站子村的土地流转经营模式,也从本村拓展到了新疆各地。

农人说,农业不加工,等于一场空。农业高质量发展,必须走一条延链增效、向精向高的发展之路。当下,新疆已将粮食和食品加工产业作为重要的特色优势产业,纳入新疆“十大产业集群”统筹谋划,推进粮食产业生产、加工、流通、存储和消费及品牌建设一体化发展,在增产的同时更充分地实现多环节增值,带动农民全面参与产业集群产业链建设分享增值收益。

2023年,新疆正式发布《自治区粮油产业集群建设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要进一步加快粮油产业集群建设,预计到2025年年底,粮油产业集群增加值达到400亿元,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大力提升粮油精深加工和主食加工水平、提升园区集聚发展能力、健全完善粮油仓储物流体系……新疆正从原料生产、企业培育、产业链延伸、品牌建设等维度同时发力,推进技术改造、科技创新和产品升级,持续提升优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安全稳定供给水平,引领粮油产业发展迈向更高端。“新疆好粮油”金字招牌持续擦亮,守护舌尖上安全的“新疆品质”正在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舞台。(记者李自良 苟立锋 初杭)

【责任编辑:孔令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