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要闻>

新春走基层丨人勤春来早——“两山”理念发源地早春见闻

2025-02-11 09:18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新华社杭州2月10日电 题:人勤春来早——“两山”理念发源地早春见闻

新华社记者郑可意、朱涵

春节过后,步入浙江省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村,腊梅花开正盛,枝条上挂着喜庆的小红灯笼,游人手中的咖啡杯上也点缀着新年元素。浓浓的年味里,村里的年轻人和村干部们已经忙开了。

走进余村村委会一楼大厅,记者见到3名年轻人。“我们在等汪书记!”他们笑着说。没一会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汪玉成快步走来。他手拿一支笔、一个红皮笔记本,笑着叫出其中一名青年的英文名。原来,这3名青年是“瀑布咖啡”的主理团队。

在安吉,“瀑布咖啡”是小有名气的“村咖”代表。正如其名,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将咖啡店建在瀑布之下,人们在品尝咖啡的同时,还能享受山间飞流直挂、满目葱茏的开阔美景。

“‘瀑布咖啡’在浙江已经做出了品牌效应。这个团队里有高材生,也有‘艺术家’,我很欣赏这些年轻创客。而要让他们的设想在余村落地,我就要在前期给他们提供要素上的保障,打通政策通道。”汪玉成说,希望余村这片天地不仅为年轻人铺设创业的舞台,更为他们打造向往的生活。

“此次咖啡店选址要考虑哪些细节?主打的户外生态美学理念是什么?”汪玉成认真提问,一一倾听,“你们再把详细准确的建设用地范围定下来,我们把村里能做的事落实到位。”

汪玉成(中)与同事讨论“瀑布咖啡”选址规划。新华社记者郑可意 摄

这些年,青年的到来给余村带来许多变化。2022年,村里启动“全球合伙人”计划以引进人才和资本,并联动周边24个行政村建设“余村大景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小矿坑变成咖啡馆、农房变成招牌小吃店……村里孵化出20多种精彩的业态,今年还将启动“大自然学校”。

“放眼浙江乃至全国的乡村,能不能吸引更多青年来到乡村就业、创业、生活,对于乡村发展转型来说十分重要。近两年,余村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汪玉成说,希望青年入乡能获得更多政策支持。

约1小时后,汪玉成拿上笔记本,赶赴下一个青年会议。“这位是中科院毕业的博士沈杰,也是我们的第一批合伙人。”汪玉成告诉记者,近两年,村里与其合作打造了“5G物联网+余村溪泉鱼”项目,以5G物联网传感器设备实现鱼池的自动监测、水质净化、自动投喂、生态修复等功能,养殖户足不出户便能了解和调控鱼塘状态。新的一年,沈杰带来了新创意,他想要在余村养殖基地引入观赏鱼业态,从而更好地与休闲旅游的发展相配套。

“这种模式下,我们希望能实现双向赋能,给百姓带来更多收益。”汪玉成说,“像数字化养鱼这种模式,它可以被复制推广,带动更多的乡村发展,产生更多回响。”

机遇无限的乡村吸引青年,青年又以新鲜的理念改变乡村,并将创新致富的种子播得更远。

汪玉成低头翻动着手中的红皮笔记本。这一天,从会议到洽谈,他记录了多页内容。汪玉成的手停留在其中一页,上面清晰地列着今年余村要推进的工作,有体育赛事,有文创产品,也有共富村落。

图为汪玉成的工作笔记。新华社记者郑可意 摄

“新的一年,责任重、干劲足!比如说,推进以竹代塑、以竹代木依然是我们要推进的重点工作。”谈及继续探索“两山”转化路径,汪玉成的语气中多了份自信与坚定。

【责任编辑:孔令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