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要闻>

让农村大集成文旅新景(现场评论·新春走基层)

2025-02-10 09:2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开辟新场景、运营精细化,增加体验感、提高新鲜度,农村大集更加暖意融融、人气旺盛

既有制作木版年画、剪纸、葫芦烫画等非遗技艺体验活动,也有舞龙舞狮、抖空竹、飞镲等动感十足的节目表演,气氛欢腾喜庆。新春期间,走进有约350年历史的天津宁河区芦台大集,非遗元素扑面而来。

“得有五六万人赶大集,别提多热闹了!”乡亲们回忆,节前腊月初八的芦台大集上,很多人聚集在直径2.25米的“宁河第一锅”周围,排队品尝香气扑鼻的腊八粥。

放眼神州大地,许多地方都有历史悠久的农村大集。春节前后,这些大集更是人潮熙攘,地方特色美食刺激味蕾,米面肉蛋蔬菜水果等农副产品琳琅满目,非遗代表性项目展示等文化活动异彩纷呈。商户销售火爆、收入增加,游客逛得开心、买得畅快。浓郁的烟火气、乡土味、文化味,烘托出十足的年味,吸引八方来客。随着“中国游”更加火热,一些外国游客也身入其间,逛得尽兴。

电商发展方兴未艾,线上购物方便快捷,线下商超环境宜人,为何还有那么多人乐意赶大集?

许多地方的大集代代相传,赶集成为人们的习惯。农村大集除了满足生活需求,还承载着亲朋聚会、分享快乐、提振精神等文化功能。它既是乡村的经济活动场所,也是文化传承的平台。在这里,产自田间地头的丰收成果,能工巧匠制作的实用器具,地方民俗和非遗代表性项目等民间文化活动,集中呈现、缤纷多彩;来回涌动的人流、此起彼伏的吆喝、熟人相遇的攀谈,让人们感到生活的美好。

相比网络购物,农村大集充满热腾腾的烟火气。相比城市商超,农村大集多了彰显地方特色的乡土味。大集上货品多样、物美价廉、可触可见,能够抓住百姓的心,给人以归属感和幸福感。

如今,许多大集在时代发展中守正创新,规划更合理、功能更多样,人们徜徉其中,可以发现更多、感受更多。芦台大集利用35亩商业地块,年货商品展销、互动体验、特色小吃、当地特色商品及非遗展示等各有分区、井井有条,多个具有本土文化内涵的网红点位吸引游客拍照。辽宁沈阳浑南区的祝家大集,将粮仓遗址改造成文化创意区和粮仓文化打卡区,80米巨幅乡村生活图景和簸箕画作、农作物雕塑等乡村场景引人驻足。北京通州区的张家湾大集,引入本区百年老店产品、农业农村局推荐的知名企业产品,还开展抽盲盒促销活动,增添逛集乐趣。

同时,直播带货在许多大集中屡见不鲜。“网红达人”和商户线上、线下两头忙,成为大集一景,也是新的“流量密码”。开辟新场景、运营精细化,增加体验感、提高新鲜度,农村大集更加暖意融融、人气旺盛。

农村大集传承发展,变化的,是品类增多、项目翻新、规模扩大、业态提升;不变的,是它始终彰显人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看到农村大集蕴含的商机、焕发的活力、承载的文化,许多地方将大集活动项目化运作,农文商旅有机联动,打造“文旅+”品牌,为那些历史久、有特色、口碑好的农村大集赋能。

做好赓续传承,与时俱进创新,在活跃城乡消费市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用力挖潜,农村大集定能发挥更大作用,成为一方水土亮眼的文化名片、近悦远来的文旅新景。

(作者为本报天津分社记者)

【责任编辑:孔令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