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要闻>

江西寻乌县三二五村:“叩响”乡村振兴的幸福之门

2025-02-07 09:27

来源:农民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日前,大型革命历史题材话剧《叩响》在江西省寻乌县进行惠民演出。忙完了百亩百香果采摘销售的三二五村果农范路平也带上家人前来观看,感受文化的魅力。

对范路平等三二五村村民来说,《叩响》等红色文化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澎湃动力。95年前,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叩响了实事求是的精神之门;95年后的今天,范路平等乡村产业能手在这里叩开了乡村振兴的致富之门。

三二五村,因1928年“三二五”农民武装斗争而得名。1930年5月,红四军南下寻乌,毛泽东同志在此进行了20多天的调查,写下了《寻乌调查》《反对本本主义》两部光辉著作,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寻乌成了实事求是精神的策源地。

实事求是的精神之光照耀了三二五村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在驻村帮扶单位中共中央宣传部的帮扶“把脉”下,三二五村弘扬实事求是精神,走上了农文旅一体化之路。

发展什么样的产业?三二五村气候适宜,光照充足,土壤肥沃,为百香果的高产优质提供了条件。村子里的百香果基地种植了“钦蜜9号”黄金百香果,这个品种个儿头大,甜度高,去年共种了120亩,雨水、光照都比较好,亩产能达到2000多斤,平均价格达到10块钱一斤。

如何延伸产业链条,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中共中央宣传部派驻三二五村的首任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张哲瑜与村“两委”成员商定,充分用好村中红色资源丰富这一独特优势,于2022年成立红村壹品旅游投资公司,打造集旧址参观、红色研学等于一体的农文旅产业链;着眼于带动群众就业和吸引外出人才回流,创建“三二五红心果社”品牌,通过推行“红色文化+电商”模式,帮助村民销售脐橙、百香果等农产品的同时,吸纳脱贫户参与电商运营、直播客服等工作,拓宽农产品销路。2023年,该村就通过电商平台带动村民销售水果获得近200万元收入,不但让村民农产品不愁卖,还直接为村集体增加收入近20万元。2024年,三二五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近80万元。

“红绿”融合让旅游产业实现了乘数效应。三二五村到访游客从2021年的10万人次增加到2024年的90多万人次,相当于本村人口的225倍。

“2024年,我的果品销售年收入达到了51万元。”范路平喜滋滋地说,对他和村民而言,这就是稳稳的幸福。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