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要闻>

新春走基层·走笔丨赶集!打开手机就有“巴扎”

2025-02-07 09:04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新华社乌鲁木齐2月6日电 题:赶集!打开手机就有“巴扎”

新华社记者李自良

在记忆深处,赶集是一种充满烟火气与人情味的体验。

南疆地域辽阔,赶巴扎(意为“集市”)的习俗由来已久。蛇年春节期间,记者走进环塔里木盆地西缘的绿洲,感受到电商巴扎的蓬勃兴起正悄然重塑着南疆乡村的经济图景。

如今,当地消费者只需轻点手机屏幕,琳琅满目的商品便扑面而来,吆喝声仿佛就在耳边,足不出户便能感受到浓浓的“巴扎”风情。

指尖上的“巴扎” 连接城乡的桥梁

“您订购的不锈钢厨具锅铲已从浙江发货,预计一周后送达。”看到手机屏幕上跳出的消息,新疆喀什市荒地乡金胡杨村村民热比亚·买买提高兴地告诉记者,现在打开手机就能买到产自全国各地的商品,价格还比巴扎上实惠!

巴扎,可谓是南疆乡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近些年,随着电商平台的强劲发展和快递包邮的实现,指尖上的“巴扎”越发受到新疆消费者的追捧。

1月18日,在新疆喀什市荒地乡一快递代收点,负责人塔吉尼沙·买买提力(左一)在为顾客扫描快递单号。新华社记者蔡国栋 摄

天还没亮,喀什市荒地乡一快递代收点负责人塔吉尼沙·买买提力就与丈夫开启了一天的忙碌。20多平方米的代收点内,摆满了来自天南海北的包裹。没过一会儿,取快递和寄快递的人就排起了长队。

30岁的塔吉尼沙告诉记者,两年前她和丈夫看到“电商西进”的巨大商机后,就在乡里办起了快递代收点。“村民网购商品主要是衣服、鞋等日用百货,还有一些人会订购种子和化肥等农资。”塔吉尼沙说,起初代收点日均快递量只有20件左右,现在达到日均100件以上。考虑到春节期间快递量快速增加,他们还请了亲戚来帮忙。

喀什地区邮政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晓虎表示,近年来,喀什地区线上购物消费呈现增长趋势。早些年,喀什居民线上消费的商品多集中在衣服、生活用品等基础品类,这几年居民消费内容逐渐丰富多元,数码产品、家居用品等也频繁出现在南疆居民的“购物车”中。

开启“智慧”物流 打通“最后一公里”

过去,因受地处边陲、疆域大等因素制约,南疆消费者网购经常碰到不包邮、不发货、邮费比商品还贵等情况。如今,这种情况正在改变。

2022年以来,在新疆邮政部门推动下,一家在新疆深耕多年的电商企业率先创新“集运”模式。它将从全国各地发往新疆的快件集中到西安中转仓后统一直发,以降低物流成本,让新疆包邮成为可能。

这是1月18日拍摄的新疆喀什市荒地乡一快递代收点顾客取快递照片。新华社记者蔡国栋 摄

“现在疆外发货的商品基本一周内就能到村里。”喀什市英吾斯坦乡一快递代收点负责人阿卜杜热伊木·亚森说,不光下单包邮,连村民退货也能享受包邮。

与此同时,“电商西进”也为新疆乡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不少年轻人选择回乡创业,成了电商主播,带动了南疆特色农副产品走向全国,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电商西进”仍在提速。去年9月,一家电商企业推出“百亿减免”计划,宣布承担全部偏远地区中转订单的物流中转费。多家平台快速跟进落地相关政策,助力新疆真正迈入“包邮时代”。

数据显示,随着新疆包邮政策的实施和推进农村物流体系的建设,喀什地区的快递业务量迅速增长。2024年,喀什地区进村快件量达到2039.97万件,同比增长95.32%。

“电商打开了一扇窗,通过高效的快递服务,使新疆偏远地区的消费者能拥抱时尚生活。”喀什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周海生说。如今,发生在新疆农村居民购买年货方式的变化,折射了当地群众生活质量显著改善,也体现了新疆正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和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良好势头。

传统巴扎转型 满足多元需求

当前,电商巴扎正成为南疆商业发展的新亮点。然而,传统巴扎并未因此褪色。一方面,它在转型中焕发新活力,另一方面,其独特的文化和社交功能仍发挥着重要作用,持续散发着诱人魅力。

这是1月5日拍摄的新疆喀什市牛羊大巴扎现场照片。新华社记者蔡国栋 摄

喀什市牛羊大巴扎,是南疆知名度较高的巴扎之一。每逢周日,十里八乡的农牧民都会带着自家的农副产品、手工艺品、特色美食和牲畜前来赶集。这里随处可见用手机拍照和录制视频的游客,有的一边逛巴扎,一边给直播间的网友讲述巴扎上的趣事。

“传统巴扎上的交易方式富有特色,成为吸引外地游客的‘卖点’。”喀什市牛羊大巴扎一快递点负责人依力哈木·台外库里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其他省份游客喜欢来巴扎体验,带动了巴扎上各类商品的销售。

1月5日,在新疆喀什市牛羊大巴扎,买卖双方正在讨价还价。新华社记者蔡国栋 摄

王晓虎表示,线上消费的蓬勃发展,使得曾经热闹非凡的传统巴扎流量有所减少。不过,许多南疆传统巴扎积极求变,其中许多摊主开始尝试利用社交媒体展示农副产品,用电商、直播等销售方式促进传统巴扎转型。

1月5日,在新疆喀什市牛羊大巴扎,观众在观看斗鸡比赛。新华社记者蔡国栋 摄

记者在喀什地区喀什市、疏勒县等多个乡镇的巴扎上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热情商贩的招呼声交织在一起。这里不仅是交易的场所,更是人们交流情感、放松心情和享受生活的“社区”。

77岁的喀什市居民阿不都热西提·玉买尔老人说,巴扎不仅承载着当地无数代人的记忆,也是他们排忧解难的好地方。

在南疆广袤大地上,传统巴扎与电商巴扎共同编织出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商业画卷。传统巴扎的热闹和人情味,电商巴扎的高效和便利,展现着传统集市与现代商业的深度融合,让烟火气在古老的绿洲与现代的网络中持续升腾,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