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图片>

新春走基层|记者手记:一座赣西北古城的春节“三变”

2025-02-06 08:59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新春佳节,在霏霏细雨中,汽车驶过绵延群山,行至修水——一座赣西北古城。此地因江西五大水系的修河流贯全境,故此得名。

今年春节,记者在这里调研发现,“九井十八巷”的宁州古城盛况再现,文化年味儿更浓;鹿鸣谷、宁州水乡等景点景区人气、烟火气兴旺升腾,历史悠久的“黄庭坚故里”成为越来越多人休闲旅游目的地,优质文旅活动选择更多;该县高新科技产业园配套项目施工现场,大型挖掘机不断挥舞“手臂”、运输车辆来回穿梭,生产建设忙碌指数更高。

■文化年味儿更浓

宁州古城,青砖黛瓦,古色古香,各类店铺林立,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处处洋溢着浓郁的节日气息。

为了让春节更有年味,1月23日至2月15日,当地政府精心组织舞龙、火壶表演等民俗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体验与观赏。

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及文化的承载实体,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更新备受关注。宁州古城始建于唐贞元年间,老街早已褪去昔日繁华。2021年,修水县启动宁州古城核心区项目建设,最大限度保存街区历史风貌,同时,让文化资源转化为文旅产业优势,文化赋能老城烟火气。

来自武汉的陈莎带着家人,慕名到此过大年,他们一边品尝特色美食,一边欣赏传统表演,全方位地感受着千年古城独特的文化魅力,并深深沉浸其中。

历史与当代的交汇间,很多传承的故事正在上演。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优秀传统文化在年俗活动中传承赓续,在烟火升腾间沉淀绵延。

■优质文旅活动选择更多

街区、景区是传承历史文化的珍贵资源,也是搭建消费新场景的重要载体。

夜幕降临,灯光璀璨。在修水县马家洲公园,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组成的舞龙表演队,成了公园中耀眼的风景。他们步伐矫健、配合默契,手中的巨龙在夜色中上下翻飞、蜿蜒舞动,龙身的鳞片在灯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为人们传递新春的祥瑞与祝福。

此外,鹿鸣谷、东浒寨、双井黄庭坚文旅小镇等景区推出了一系列精彩活动,十二生肖巡游、国潮戏法、非遗打铁花、萌宠互动、亲子露营等旅游消费新场景,不仅满足了游客们的旅游新体验,也让他们走进山水、亲近自然,进一步增进家庭成员间的亲密互动。

据了解,今年春节期间,该县共接待游客95.04万人次,同比增长14.0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17亿元,同比增长13.78%。

“我们将继续聚焦重点文旅项目,挖掘黄庭坚文化、秋收起义红色文化、修河夜游等,做好文化历史与自然资源相融合文章。”修水县文旅局负责人周资文说。

■生产建设忙碌指数更高

当人们沉浸在春节的欢乐氛围中时,该县多处重点项目建设现场,也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在修水县高新科技产业园配套项目施工现场,春节期间,该项目副经理胡辉辉忙得不可开交,为了抢工期赶进度,他在公司与工地间两头跑,督导施工人员加紧进行土方回填、拆模等施工作业,确保项目能够早落地、早投产、早见效。

近年来,当地在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的同时,还不断推动工业转型全面增效,比如,该县“三大主导产业”之一的模具产业正实现高质量发展,百亿模具数字产业园建成六大共享平台,模具产业链企业达54家,成功申报江西省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被确定为2024年度江西省特色装备制造产业试验区。

春节期间,夜晚的修水县城车水马龙、路灯与景灯相互交织,烟火气不断升腾。邱剑锋摄

一座小城的故事和变化,也许可以一定程度折射出整体的发展韧性和活力。当下,在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以“县域游”等为重要抓手和特色的文旅市场,正成为新的热点和增长点。

作者:汪奇文 吴圆生 郭杰文

海报:张宝亢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