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要闻>

写好异地就医的“民生答卷”

2025-01-27 08:5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春节将至,许多地方的医保部门发布暖心提示:“过节去外地,有医疗需求的基本医保参保人别忘记提前办理备案。”异地就医更加顺畅,实现联网直接结算,减少个人垫支和报销跑腿……不少群众对这样的贴心服务纷纷点赞。

无论退休回原籍养老或赴异地为儿女带娃的老人,还是一段时间在外地工作的职场人、去外省旅行的游客,乃至到医疗资源更充足地区接受诊疗的患者,办好异地就医备案、享受医保直接结算服务,已经成了生活中的重要需求。

我国跨省流动人口数量大,异地就医需求不容忽视,各地政策待遇不尽相同,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存在不少困难障碍需要解决和突破。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党中央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政府工作报告》连续9年对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作出安排部署。医保部门以信息化为抓手,以优化服务为导向,持续推进跨省异地就医相关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运行基本平稳,惠及参保群众2.38亿人次,减少资金垫付1947.25亿元,较2023年分别增长了84.70%、26.71%,人民群众异地就医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2017年1月17日,全国首例通过国家异地就医结算平台即时结算在海南省实现。但受当时条件所限,能够完成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定点医药机构还十分有限,有的县市甚至仅有一家。近年来,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管理子系统升级上线,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达64.40万家,较2023年底增长16.99%,极大促进了群众异地就医结算的便捷性。

跨省就医经办服务持续优化。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各地医保部门提升经办服务水平,异地就医备案服务不断规范,备案办理时效不断提高。目前,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异地备案和线上查询等功能不断完善,支持异地联网医药机构、医保服务热线、个人报销费用等信息线上查询。

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病种扩围。由于各地政策差异较大,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一直是难点。去年底,按照国家医保局的统一部署,跨省直接结算门诊慢特病由5种增加至10种,12月当月新增5种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2.03万人次,受益人群进一步扩大。

当前,随着我国优质医疗资源不断下沉,不少地方已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的目标。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对健康服务的需求层次进一步提升,不再满足“病有所医”,而是更盼“病有良医”。因此在一定时间内,除了异地安置、人口流动对异地就医的刚性需求外,到优质医疗资源聚集的省份寻求更好治疗的需求还会进一步释放。推进优质医疗服务资源全国共享,助力推进医疗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是未来较长时期的主要课题。

期待各地各部门进一步强化相关政策与服务,打通异地就医的难点堵点,写好异地就医的“民生答卷”,进一步增强群众异地就医获得感。

【责任编辑:孔令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