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要闻>

新春走基层|乡村“云集市”

2025-01-26 09:23

来源:人民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周中文的“云集市”开播。人民网记者 张隽摄

“小周啊,地里还有白菜要不要?”

“小周啊,今天直播吗?胡萝卜要不要?”

“要的呀,白菜只要没有黑心,我都要。胡萝卜最近卖得好,只要品质过关,有多少要多少。”

中午,湖北省天门市干驿镇小河村的田地里开始热闹起来,小周手持手机,一边回答菜农的话,一边朝着直播助农基地(以下简称基地)走去,开始为当天的直播做准备。

不一会儿的功夫,基地排满了菜农,一眼望去几乎都是上了年纪的人。

“快来看一看,瞧一瞧,今天有香大蒜、胡萝卜、茼蒿、红菜薹……都是爷爷奶奶刚从地里摘来的,品质新鲜。”很快,小周的直播开始了。

“爷爷,这个香大蒜不错啊,有多少斤,我都要了,小黄车上连接!” “爷爷,这个白菜不行啊,剖开有黑心啊,拿回去吧。”几分钟时间,70岁的胡成军的大蒜已经卖完,白菜因为品相不佳,没有卖出去。

“得亏了小周,这卖菜速度快,价格还高。”胡成军对记者说,“以前凌晨摘菜,拿到镇上去卖,蹲一天也就卖几十块。现在这一会儿的功夫,就赚了一百多块,我准备再去田里挖一点别的蔬菜,再来一趟。”

周中文正在检查爷爷奶奶摘的香大蒜品质。人民网记者 张隽摄

半小时的光景,很多爷爷奶奶手持红色收条去到小周的仓库。“红色收条就表示菜卖了。” 小周的同伴陈诚对记者解释。

小周原名周中文,他和陈诚以前是在外面做箱包、服饰电商生意,偶然看到村里爷爷奶奶起早贪黑摘菜、卖菜,决定返乡利用直播带货经验,开个“云集市”,帮他们“云”卖菜。

“刚开始直播卖菜,直播间最多也就几十人。” 周中文说到“云”卖菜的艰辛,“人少不可怕,可怕的是遭遇退货,最多的一次亏了8000多元。”没种过菜的两人,一开始并不知道怎么分辨菜品,“现在我们知道空心的萝卜不能要,黑心的白菜不好卖。”

“我们这里一直有种植蔬菜的传统,几乎是散户种植,规模不大,种植户大多也是一些爹爹婆婆,销路也不太好。”小河村村主任胡学均介绍,在周中文和陈诚的“云集市”助力下,小河村的蔬菜面积由100亩发展到了500余亩,每天能销售近6吨蔬菜。

傍晚,基地慢慢安静下来,“好了,今天的直播到此结束啦,我们年后见啦!”这是周中文在春节前最后一场直播,“2025年,希望扩大仓库面积,如果条件允许,还想建立冷链和加工体系,为本地蔬菜产业的发展再助力。”

【责任编辑:孔令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