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冽寒风屋里暖 千年古渡绿意浓
寒风飒飒,天津市宝坻区潮白河里的冰越来越厚。沿着潮白河左堤的冰面向东,穿过“九河漕运”牌匾,遥遥看去,蓝天白云下几个“风车”随风而动,一座座青砖白墙灰瓦的农家院错落有致,干净敞亮的电动汽车充电车棚坐落其中。这里是有着“千年古渡”美誉的天津市宝坻区黄庄镇小辛码头村。
“我们村早都‘煤改电’了,现在啥都用着电,前几年那儿还安了‘大风车’,来玩的游客都把这儿当景点拍照呢。”小辛码头村18号农家院老板娘冯志敏一边忙着接引客人一边说。一旁,国网天津宝坻公司营销部计量室智能用电分析专员王昊川和国网天津宝坻公司林亭口供电服务中心客户经理张钰正在仔细检查“煤改电”设备的进出线和开关,紧固漏电保护器的螺丝。
“用上电采暖后,客人都说屋里暖和。”冯志敏说。作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小辛码头村2018年就在宝坻区率先完成了“煤改电”,实现电采暖。2021年,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推出《“碳达峰、碳中和”先行示范区实施方案》,小辛码头村被列入天津市“双碳”先行示范区唯一的村级示范点。随着国网天津电力服务乡村振兴、加快电能替代、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等一系列措施的稳步实施,2021年底,宝坻首个风力发电项目投运,该村又成为天津“绿电”第一村。
“小辛码头村的‘绿电’来自10台3兆瓦风力发电机组。根据测算,该村按每年使用风电55万千瓦时计算,每年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碳446吨。”张钰说。
随着用电检查结束,王昊川和张钰从工具包里拿出了一份用电分析报告递给了冯志敏。
“冯姐,设备都正常。今天我们还带来了您家的用电分析报告。18号院2025年1月截至目前用电量为1900千瓦时,去年同时期用电量为1547千瓦时,同比增长了23%,其中电热水器用电量占比增加了不少。今年客人看起来比去年多,而且天冷了,客人用热水量增加。您可以改变电热水器常开模式,或者使用速热电热水器,需要时提前打开,用完了及时关闭,能省不少电。”王昊川说。
这份用电分析报告的数据来自宝坻供电公司加装在小辛码头村村民电表箱内的非介入式负荷终端。该装置采集用电数据后,通过4G网络上传至供电公司的云端协同系统平台,精准测算客户用能情况。截至目前,宝坻供电公司已累计出具110份用电分析报告,为98户村民提供节能建议。
“我们接下来去充电桩看看,春节期间开车来玩的游客肯定少不了,冯姐,之后您有啥别的问题随时联系。”张钰收拾好工具,拿出印有台区经理电话的服务卡递给冯志敏。
小辛码头村中心广场附近停车场里有一座新能源汽车充电站,配有8台直流快充充电桩,其中有4台车网互动(V2G)充电桩。
小辛码头村紧邻潮白河,冬季风大、气温低。充电桩设备的外壳、接口等部位容易覆霜,造成安全隐患。每逢节假日前,宝坻公司营销部都会和林亭口供电服务中心联合对该村的充电桩开展特巡,仔细排查隐患,确保游客使用时“桩桩有电”。
小辛码头村的各类项目落地,是天津市推广清洁能源、助力低碳发展的缩影,小辛码头村“零碳”乡村生活场景初具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