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要闻>

在月桥瞧见幸福——天津市津南区北闸口镇月桥村乡村振兴纪实

2025-01-22 09:21

来源:农民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幸福是什么样子的?一年多时间里,天津市津南区北闸口镇月桥村千户人家见证了24万人次的笑颜,在这里能瞧见幸福。

九河下梢的天津,水系丰富,闸多桥美。金钢桥、解放桥、直沽桥畔,醉情于婚纱摄影的新人们已成为城市另一道风景线。在大都市的乡村里,月桥村的小桥畔也在见证一段段美好的情缘。

在月桥村,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婚姻文化为内核的“月桥文化仓”婚庆文化中心项目,自2023年4月营业以来,已经累计接待新人及观礼游客24万人次。骑马迎亲、坐轿出阁、花船接亲、喜娘主礼……富含传统婚俗文化的礼仪下,新人们完成了经济又体面的婚礼。“原来的流水大席,要连吃3天;现在一场典礼一顿饭,婚礼现场的视频发出去,个个都像网红般有流量。”月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清瑞感叹,“连北京、山东等地都有小情侣来村里办喜事。”

月桥有喜 振兴有路

谁在月桥村里结婚?“我们在周边的村镇乃至津南区已经很有名气了,市区和外地的也接了不少场。”月桥文化仓销售部经理金瑞展示着登记簿,这里未来150场婚礼已经排到2026年年中。

在村里办婚庆文化中心,这是月桥村村民不曾想象的。“1998年的时候,村里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建设厂房,我是第一批在这里投资建厂的,也挣到了第一桶金。2018年,乡村产业转型升级,我就在想,在这偏僻的小乡村里,这些陈旧空置的厂房,还能用来做什么?”回乡创业的村民刘长利带着这个问题走访考察,发现周边村镇的村民想办喜事,没有一个像样的宴会厅。“日子好了,村民需要一个地方既能办大型的婚礼,最好还有我们村自己的‘味’,我就从村名琢磨起来。”刘长利想起村里的石桥,架在贯穿该村的马厂减河上,一直是村里多年的议事地,也是村里的地标。刘长利回忆村名“月桥”的起源,有水有韵,津沽情缘“月桥”巧牵,桥往往是象征着爱情的“良媒”,这个村更有优秀婚姻文化的根脉。于是,刘长利开始筹建文化仓,他看中了村里那7个连片却“沉睡”已久的老厂房,给了它们新的使命。

在北闸口镇党委、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在月桥村“两委”的积极推动下,2021年8月,村集体经济入股的月桥文化仓正式启动建设了。紧扣月桥村的婚姻文化主题,在村“两委”班子的帮助下精心规划,用心打造,让这些老厂房摇身一变,成了以婚姻文化为主题,集餐饮、研学、住宿、会议、康养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特色项目。经过近两年的紧张施工和精心筹备,2023年4月,月桥文化仓正式亮相。推开文化仓大门,浪漫、端庄、大气等各种类型的婚礼场地,让新人们“穿越”出村庄,走进爱的殿堂。

月桥文化仓项目不仅让月桥村的婚姻文化底蕴得到了传承和发扬,更让它一跃成为津南区传承婚俗文化的“顶流”之地。

“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建在月桥文化仓里的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作为天津市首家公园式婚姻登记中心,古朴淳厚的中式风格彰显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墙上张贴展示了月桥人心中优秀婚姻文化的核心价值。在这些优秀传统婚姻文化的“注视”下,已有230对新人在这里完成登记。

瞧见幸福 走向富裕

存量变流量,月桥村所在的北闸口镇不仅唤醒了“沉睡”的厂房,更唤醒乡村传统文化记忆,致力于让文化成为乡村发展的新活力。当月桥村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资源。他们发现,除了被遗忘的老厂房、旧房屋,传统手艺等也是月桥村独特的文化符号。于是,一场以“唤醒文化记忆,打造乡村旅游新亮点”为主题的行动在月桥村悄然展开。

乡村旅游方面,月桥村充分利用自己的文化资源和自然风光,打造了一批具有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如“月桥十二坊”精品民宿、乐文坊轰趴馆等。在民宿经营方面,北闸口镇各村鼓励村民利用自己的闲置房屋进行改造升级,发展民宿产业。通过政府引导、村民参与的方式,以月桥村为代表,已经建成了一批具有特色的民宿项目。

“两个手工编织小娃娃,代表甜蜜的爱情。”月桥村妇联主席、月老手工坊负责人焦丽英举起两个手工艺品,“村里的妇女一起围绕一定主题编织或刺绣,我们工坊的作品也成为特色旅游产品。”镇、村两级充分挖掘传统手艺资源,鼓励村民发展手工艺品制作产业,如剪纸、泥塑、刺绣等。这些手工艺品不仅具有观赏价值,也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月桥村的手工艺品已经走出了乡村,走向了市场。

“除了月桥文化仓,村里还充分利用村庄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打造了一批乡村旅游景点。如月桥公园、爱情主题公园、乡村博物馆等。”月桥村村委委员王棋龙说,“这些景点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也为村庄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月桥文化仓自运营以来,累计接待游客24万人次,其中研学10万人次,营业额近4000万元。

村集体以持股、每年分红的形式与月桥文化仓进行战略合作,促进了70余名村民家门口就业,并带动周边民宿产业发展。张清瑞高兴地说:“我们和月桥文化仓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第一年,就给了我们村集体15万元的分红。”

月桥村还举办了各类以婚姻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如“月老文化节”“鹊桥会”“全国执礼喜娘大赛”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进一步提升了月桥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月老文化节”上,村民身着传统服饰,表演传统戏曲、展示手工艺品、举办民俗展览。游客在这里可以品尝到地道的农家美食,体验制作精美的手工艺品,感受浓厚的乡村文化氛围。这些活动不仅让游客领略到了月桥村的文化魅力,更让村民对自己的文化产生了深深的自豪感。

“我们也在强化月桥村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打造了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北闸口镇党委书记张明熠表示。不久前,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举办了2024“乡村旅游·这一年”汇报大会,展现了天津全力推进乡村旅游重点片区建设成果。这场代表全市农文旅的盛会就在津南区月桥文化仓举办。大会总结天津市成功打造了涵盖10个涉农区的12个乡村旅游重点片区,实现了乡村旅游的组团扩容、内涵丰富和经验的迭代升级。“我们与周边景区合作推出联票优惠活动、与旅行社合作推出乡村旅游线路等。”张明熠介绍,这些合作不仅提升了月桥文化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带动了村庄经济的发展,北闸口镇地区更成为天津市乡村旅游重点片区,全镇每年接待游客约20万人次。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