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要闻>

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元马镇南繁村:麦浪泛金醉农人

2025-01-22 09:17

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国式现代化·走进乡村看振兴】

光明日报记者 徐鑫雨

都临近傍晚了,焦明大也顾不上吃饭,背上网袋,火急火燎地向试验田快步走去。“我最记挂的就是这些宝贝!”只见他捧起两穗麦子,小心翼翼地层层扒开观察长势,哈哈一笑,“你看它俩同时种的,穗形不一样,高矮也不一样!我就是要从这片试验田里选出一个蛋白质含量更高、品质更好的小冰麦!”

焦明大是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退休教授。2021年,他来到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元马镇星火社区南繁村,开展“小冰麦33”品种选育,“南繁村四季如春、没有寒冬。我在南繁培育一季,回东北再培育一季,一年能培育两季甚至三季。以前培育一个小麦新品种至少需要十年,在这儿四五年就可能培育出来”。

在育种学上,“南繁”是指将水稻、玉米等夏季作物的育种材料,在当地秋季收获后,冬季拿到我国南方亚热带或热带地区进行繁殖和选育的方法。得益于越来越多像焦明大这样来自北方的科研单位的育种专家,到南繁村开展加代扩繁工作,如今,南繁村常年为国内外85家科研院所加代扩繁育种,成为麦类、青稞、蔬菜加代扩繁的重要基地。这个金沙江畔的小村庄,已成为全国闻名的“育种天堂”。

“仲书记可是‘土专家’!多亏他的技术支持,我们的小麦和牧草杂交选育才逐步走上正轨!”2021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金百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少霞一行来到南繁村,“我们在南繁村租土地,委托协会提供‘农事一条龙’托管服务,我们只需阶段性地过来,比自己管理能省一半的成本。”

陈少霞连声称赞的仲书记,名叫仲家楷,是南繁村党支部书记、元谋县南繁种子繁育协会会长。1981年起,仲家楷跟随来元谋育种的中国农科院专家学习、研究育种,一晃40多年,不仅自己成了育种专家,还把南繁村村民们带成了育种能手。

“专家教我,我教村民,村民又教专家。”仲家楷嘿嘿一笑,满脸骄傲,“不信你去田间地头瞅瞅,别的村村民干活拿锄头,我们村村民都拿镊子、剪子做杂交,我们南繁可谓家家有技术!”

但在过去,一个“难”字,足以来形容育种工作——专家们无处住、无地用,村民更是不懂啥叫育种。

“一粒种子,事关中国人的饭碗安全,必须掌握主动权。”为做好育种工作,带动村民增收,仲家楷自筹资金盖起专家楼,解决育种专家的吃住问题,还经常在家门口、在田间地头搞土地管理培训。他还摸索出“协会+公司+农户+基地”发展模式,推广育种技术,动员村民管理试验田。目前,协会带动1200余户农户从事粮食作物、蔬菜、花卉繁制种及高品质番茄、菜豆、洋葱等蔬菜生产种植,带动户均年增收10000余元。

“村民管理试验田,每天能赚120元还管饭,育种土地流转费用也从每亩5000元至15000元不等。”仲家楷说起农田那些事儿想都不用想,“南繁村的村民都知道田间地头多是试验田,都很爱惜田间作物,不会随意采摘。现在,村民不仅能从事田间管理,还能进行杂交授粉、杂交鉴定等工作,村里的‘土专家’越来越多!”2024年,南繁种子繁育协会共组织各类培训20余场,培训技术骨干80多名,育种范围涵盖粮食、蔬菜、花卉、瓜果、油料五大作物种子体系的50多个品种几千个种子组合。

专家楼下,焦明大、陈少霞一行,每人手里拿着好几把割下来的麦穗,满脸笑意。“你看我最近培育的这个麦子,颗粒饱满,很有希望!”“是呢!这麦子是啥和啥杂交的?给我们透露透露?”专家们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半天却不歇嘴。

记者了解到,南繁村成为“育种天堂”,还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对种业持续不断的扶持投入——建设智能大棚、智能节水等基础设施,扶持种子种苗企业研发推广新品种,强化产学研结合,创建南繁村所在地元谋县为国家级南繁冬夏繁制种大县……

“2024年,元谋县育繁种面积达4.17万亩,种子产量405万公斤,种业综合产值达12.3亿元,培育出了‘藏青20’‘藏青690’等优质麦类品种。元谋已成为以十字花科蔬菜、春小麦为主的国家级冬春种子繁制种基地,成为全国重要的南繁育种制种中心。”元谋县种子(种业)推进组副组长张雷说。

下午,迎着太阳,仲家楷又和育种专家们来到试验田观察小麦长势。眼看着一粒粒种子“落地生金”,拔节生长,他们忍不住手轻抚着麦秆说:“好啊,这茬差不了!”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