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要闻>

夯实“三农”基本盘,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2025-01-21 09:25

来源:农民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1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基本情况。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和发展规划司司长陈邦勋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面对严峻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和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围绕重点任务,狠抓工作落实,推动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粮食生产迈上新台阶,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张兴旺表示。

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

2024年,粮食生产克服高温干旱、极端洪涝、超强台风等自然灾害影响,再获丰收,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达到1.413万亿斤、比上年增产221.8亿斤,中国饭碗里装了更多中国粮。“2024年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这是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确保粮食安全的一件大事,令人鼓舞,也广受关注。”潘文博从三方面对粮食连年增产、再创新高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

一是面对局部低温冷害、高温干旱、极端洪涝、超强台风、病虫草害等一道道关口,积极有效应对,实现了抗灾夺丰收;二是耕地和种子这两个要害、科技和装备这两个支撑,有力推动着千亿斤的跨越;三是总体上粮食供求将呈紧平衡状态,不仅要保数量,还要保质量、保多样,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粮食生产须臾不可放松。

粮食增产的重心在大面积单产提升上,这是党中央的部署和要求。2024年,农业农村部启动实施了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取得初步成效,全年粮食亩产比上年提高5.1公斤,单产提升对增产的贡献超过八成。潘文博透露,2025年,农业农村部将继续把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持续发力提高技术到位率、装备匹配度,为粮食稳产增产提供坚实支撑。在推进工作中,力争做到四个“更加突出”。

一是突出“大面积”。把整乡整县整市大面积单产提升作为主攻方向,指导各地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细化方案、明确路径,依托各类工程项目推进整建制单产提升。

二是突出“四良”融合。以良田解决灌和排的问题;以良种推广耐密、抗倒、宜机的优良品种,合理增加密度;以良机来推广高性能气力式精量播种机,配套北斗导航,提高播种质量;以良法推广水肥一体、“一喷多促”等关键技术。

三是突出关键环节,把地种好、把田管好、把虫治好、把灾防好、把粮收好,每个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

四是突出主体带动,发挥各类新型经营主体作用,指导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组织,率先使用能提高单产的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率先向小农户提供提高单产的托管服务,从而达到大面积单产提升。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2024年,超额完成年度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对各地抗旱防涝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年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超过8000万亩、统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超过1000万亩。在全国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回头看”和专项整治行动,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严肃查处整治质量不达标、设施不好用等问题,千方百计确保建设质量,真正做到建一亩成一亩。“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重要抓手,统筹推进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各项重点工作,有力促进了粮食生产丰产丰收。”张兴旺说。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

2025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张兴旺表示,2025年,农业农村部将把相关的任务细化实化为40项工作举措,千方百计推动各方面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研究谋划过渡期后常态化帮扶政策举措,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突出抓好“两提一促”。

“两提”即优化监测帮扶提效率和强化产业就业帮扶提质量。加快建设覆盖农村人口的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大数据信息系统,更多依靠农户自主申报、部门筛查预警和基层干部日常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监测识别,因人因户开展精准帮扶;指导各地按照巩固一批、升级一批、盘活一批、调整一批“四个一批”要求,因地制宜推进帮扶产业高质量发展,完善联农带农机制,让帮扶产业成为持续带动增收的富民产业。

“一促”即深化重点区域帮扶促发展。聚焦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等重点区域,深化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深入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让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在乡村全面振兴道路上不掉队、赶上来。

过渡期以来,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没有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全国超过六成的监测对象已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其余也都针对性落实了精准帮扶措施,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提高产业就业帮扶质效,培育了一批特色主导产业,全国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超过3300万人。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脱贫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84元,比上年同期实际增长6.5%。

乡村富民产业蓬勃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效益改善,预计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业收入超过18万亿元。乡村休闲旅游发展向好,“乡游”、“村字头”IP吸粉无数,带火了乡村、致富了农民。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119元、比上年实际增长6.3%。

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陈邦勋介绍,2025年,农业农村部门将在4个方面继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上下力气:在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方面,积极发展绿色、特色农产品种养,实施好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在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方面,做足“土特产”文章,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在提升农民就业创业质量方面,加大农村创业培训和支持力度;在提高财产性收入方面,积极探索农民闲置住房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的有效实现形式。

“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基础扎实

“菜篮子”产品数量够不够、品种多不多、价格稳不稳、质量好不好,百姓关心、社会关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始终将其作为一件民生大事。

“我国积极稳生产、促销售、保供应。总的看,春节期间‘菜篮子’产品供给是完全有保障的。”潘文博介绍,农业农村部把“菜篮子”产品的稳产保供作为当前“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入冬以来气温偏高,光照比较充足,无论是设施蔬菜还是露地蔬菜,长势都不错,冬储菜的数量也不小,肉蛋奶等生产也是稳定的,应该说供给是充足的。同时,大中城市多渠道、多途径组织货源,适当加大备货量。因此,“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基础非常扎实。

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2024年全国蔬菜面积产量双增,目前在田的蔬菜面积是8020万亩,比去年同期增了80万亩左右。下一步,农业农村部重点压紧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指导各地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抓监测,加强农情调度和市场动态监测,合理引导上市档期,促进均衡供应;稳生产,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加强生产指导服务,强化质量安全监管;畅流通,推动各地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完善农产品购销应急处置机制,拓宽销售渠道。

此外,记者了解到,农业发展绿色转型取得积极进展。陈邦勋介绍,近期,农业农村部印发实施《关于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乡村生态振兴的指导意见》,下一步,将围绕文件抓好资源保护、清洁生产、循环利用、产业转型四个方面的工作。在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上,全国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地理标志农产品总数达到8.18万个,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首次达到98%,守护了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