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要闻>

江源之诺——青藏高原山村生态移民搬迁20年纪事

2025-01-17 09:43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这群人爱家的方式,是离开家。

过度放牧曾让长江源地区、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唐古拉山镇的部分草场加速退化。2004年,在党和政府关心和推动下,世居此地的128户、407名牧民,搬迁到420多公里外的海西州格尔木市。

村子也有了新的名字——长江源村。

看着窗明几净的客厅,村民申格总会想起8年多前的情景。2016年8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他家,详细了解一家的生活情况后,亲切地说道,“你们的幸福生活还长着呢”……

党的十八大以来,那片让他们魂牵梦绕的故乡再次生机盎然,生活好了、日子富了,这些告别草原、住进城市的牧民深深感受到,远徙他乡却奔向了幸福。每一滴澄澈入海的江源之水,都见证了将江源还给江源的庄严承诺。

回家

回家,是每一位离乡人最执着的想法。这一点,长江源村村民刻骨铭心。党的十八大以来,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不仅守住了村民们那片“渐行渐远”的家,也还给他们一片记忆中山清水秀的家。

“想家,做梦都想。”老汉申格觉得自己对于“离家”这件事最有发言权。

初见申格,他身上最打眼的是腰间佩戴的“吾尔朵”。

离开江源已20年,他时常梦见自己挥舞着“吾尔朵”追逐羊群,哼唱的悠扬牧歌在一望无垠的草原传得很远。

申格家原在长江正源沱沱河畔的要盖村,藏语中,要盖意为“天柱”。在这接近天的地方,他家有12万亩草场,70多头牛,400多只羊。

这是2024年5月26日拍摄的沱沱河风光(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随着牛羊数量增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长江源头草场逐年退化。飞舞的黄沙、消失的动物像是江源在向牧民们发出“求救信号”。申格发现,草滩上曾经偶见的鼠洞变得满地都是,黑乎乎的,像是打在了心里,看得心痛。

2004年,申格和乡亲们一起搬到了长江源村。如今,“山上”怎么样了?年已68岁,身体不允许回老家看看,申格对老家更加心心念念。

2011年,国家开始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长江源村村民可以获得禁牧补助资金;

2013年,100多名长江源村村民受聘成为生态管护员;

2024年,根据最新的格尔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长江源村所在的唐古拉山镇85.25%的行政区划面积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内……

如今村民们回去不再是放牧,他们或是巡山巡河、或是参加赛马节、或是消暑度夏。

夏季赛马场上,骏马配着五色绸带,骑手英姿飒爽。马上刀术、骑马捡哈达、马上“吾尔朵”……选手们角逐草原荣耀。长江源村的村民经常把孩子抱上马,带着他们跑一段,唤醒血液中的游牧基因。

“蓝天白云,遍地格桑花,太美了!”孩子们回来向申格炫耀。申格取出腰间的“吾尔朵”,告诉他们自己年轻时可是赛马高手。

申格更喜欢和闹布才仁聊天。

作为长江源村的生态管护员,闹布才仁定期回到故乡巡护草场,捡拾垃圾、记录草场变化情况。每次结束巡护,申格等村里的老人总要问闹布才仁:“草长得怎么样?你这次去碰到了哪些动物?”

“草场上的鼠洞比以前少多了,草长得密密的,跟地毯似的。”闹布才仁拿出手机给老人们翻看,成群的牦牛瞪着眼睛望着手机、悠闲的藏野驴成双踱步、三三两两的狼往山里跑两步又不时回头……

“值了,值了。”申格喃喃自语。

离家

雄鹰飞不过的山,唐古拉。

在这座青藏高原的中部山脉,“长江第一滴水”化于寒冰,奔向神州大地,汇聚成中国第一大河。千百年来,冰天雪地庇佑着来此谋生的牧人,每到夏天,丰沛的水源让这片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雪原绿草如茵。

这里的人们深知对自然的仰赖,“百湖”措里玛、“山中湖”格日罗、“天柱”要盖、“大红石”多尔玛、“牛角宝座”拉智、“牦牛帐篷”努日巴……他们这样给唐古拉山镇的6个村起名字。

2004年,牧人们迎来命运转折。

“退牧还草”,开了30多次会以后,大家明白了——牛羊太多,家乡的草供不了这么多张嘴,搬家就是保护草原。

搬!

当年11月底,128户、407名生活在禁牧区的牧民挥别故土。

牧民们舍不得家里的牦牛帐篷、铁皮柜、炉子……都搬上了“东风”卡车,人挤在车厢里站着,扶着老人,抱着孩子,趁回头张望时,偷偷抹去眼泪。

经过可可西里、翻过昆仑山口,浩浩荡荡的搬迁队伍在格尔木市南郊的一处戈壁滩,决定扎下来。

当地人十分诧异,四处是黄沙,离城里也远,牧民们为什么要把新家安在这里?他们答道,这里紧挨青藏公路,路通向长江源,那是家的方向。

从决定搬迁到落户新家,不到半年时间,牧民们把江源还给了江源。

新家

如今的长江源村,宽阔平整的道路纵横交错,美丽古朴的藏式风格民居坐落其间,农畜产品加工、露营烧烤基地等乡村产业项目一个接着一个……长江源村驻村第一书记梁亮说,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了100万元。

长江源村已经成为一座灯塔,越来越多牧民自发走出牧区到这里落户,目前全村已有223户609人。

这一切离不开搬迁后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为了解决牧民进城的生存问题,国家为他们盖起了新房,做职业技能培训……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后,上级党组织派来了驻村书记,增加了产业扶持资金。

2017年,长江源村人均年纯收入达22828元,实现脱贫摘帽,搬迁牧民生活得到充分保障。

与此同时,村里的基础设施也在完善。土路变成柏油路,房子里通了水、电、气。村里就有卫生院,牧民享受新农合,政府还建了学校,宽敞明亮的教室让村民们啧啧感叹。

“在山上最怕的事就是生病,小病靠扛,重病要骑几天马到青藏公路边,再搭车到市里才能看。”村民尕桑告诉记者:“现在家门口就是卫生院,以前想都不敢想。”

更让村民们没想到的是,伴随国家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村里有了村集体经济,收益分红从过去的每人两袋米、两袋面、两桶油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现金。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村创业,“藏式民宿”“藏餐吧”等旅游项目在这个高原乡村“开花结果”,截至2023年底长江源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67万元。

家园

申格觉得,幸福生活一天更比一天好。

搬出大山20年,在命运的巨大转变中,牧民们逐渐学会以和谐共生的视角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2019年,一条连接故乡与新村的“路”被打通:山上,在允许放牧区域,牧民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天然放养牛羊;山下,长江源村进行加工销售、品牌推广。“唐古拉藏羊”“唐古拉牦牛”等“金字招牌”远近闻名,产品在北京、浙江等地受到欢迎。

伴随三江源保护工作的日益完善,如今长江源村落实“一户一岗”政策,每家每户都有一名像闹布才仁这样的生态管护员。

梁亮说:“牧民成为保护长江源的主力,守护家园就是守护‘中华水塔’,大家感到当初选择搬离草原是值得的。”

一系列最严措施保护下,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3年,仅在长江源地区,年平均自产水资源量达261.7亿立方米,较1956年至2016年多年平均值偏多40%以上。

一路向东,带着唐古拉清澈的江源之水,长江持续以干流Ⅱ类水质奔流入海。

近日,观鸟爱好者在上海崇明岛发现了一群特殊的“访客”——小天鹅。随着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一度面临生态危机的崇明岛重焕生机,这一鸟类迁徙的“国际加油站”再次吸引小天鹅等越冬候鸟翩然嬉戏。

“长江是我们共同的家园。”长江源村党支部书记扎西达娃说:“作为源头,我们必须以对母亲河的深情和对下游人民的厚谊,确保一江碧水向东流。”


【责任编辑:孔令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