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要闻>

为传统村落搭建“数字化未来”

2025-01-03 09:1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本报电(庞革平、李荧婷)普查—测绘—孪生—重生,以数字化方式留存乡愁记忆,让传统村落通过数字化实现“永生”。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灌阳县建立的传统建筑数字化保护模式做法入选住房城乡建设部第二批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可复制经验清单,在全国进行推广。

据了解,灌阳县运用倾斜摄影、三维扫描等先进技术,数字化展现了村落的基因特征,完成了有关建筑的数字建档、数字测绘和三维孪生建模工作,并制作了传统建筑建造技艺解构演示视频。

散布在广西各地的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的“活化石”,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近年来,广西积极推动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工作,开发了广西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信息平台,指导51个村建成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

目前,广西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信息平台已收录19处历史文化名镇、87处历史文化名村以及792处传统村落的信息,包括影像图片、村落档案、位置信息和保护规划等。其中,4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77个中国传统村落还开展了矢量范围采集和三维建模工作,采集范围39.93平方千米,初步形成广西传统村落建设基础数据库,为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的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孔令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