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加快推进立体交通体系建设
全省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突破3000公里大关,“轨道上的山东”切实可感;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8700公里,高速公路网织得越来越密……
作为部省共建交通强国省域示范区,两年多来,山东以更大力度、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进示范区建设,持续迈向“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图景。
加速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综合客运网络
“搭乘高铁从龙口到济南出差,只需一个多小时,当天就能往返。”今年10月,潍烟高铁开通,龙口济南之间每天通行4趟高铁。龙口市民李前基到济南对接业务越来越方便了,对企业发展满怀期待,“我得牢牢抓住高铁开通为企业带来的发展机遇。”
潍烟高铁全长237公里,途经青岛、烟台、潍坊3市。线路开通后,山东省高铁通车里程达到3047公里,结束了山东莱州、招远等地不通铁路客运的历史,青岛、烟台、威海3市实现“县县通高铁”。
山东近年来着力构建公路、地方铁路、机场等多种交通统一管理的“大交通”体制,将铁路纳入综合交通管理,高铁建设迈入快车道。2018年以来,山东先后建成济青高铁、济莱高铁、济郑高铁、潍烟高铁等一批重大高铁项目,环鲁高速铁路网基本形成。“截至目前,全省营业及在建高铁里程已达到4400公里,出省高铁通道达到5条。”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建设管理处处长于培科介绍。
铁路织密成网、公路四通八达、水运通江达海……山东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高效立体的综合客运网络正在铺开。
走进潍坊北站青潍空铁快线服务区,旅客王东掏出身份证件,核对查验信息,仅需十几秒便拿到登机牌。从这里,搭乘高铁直达青岛胶东国际机场航站楼,不用再办理值机,安检后直接登机。
2023年8月,青潍空铁快线开通运行,最快27分钟便可从潍坊直达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截至目前,山东全省民用运输机场数量达到10个,形成“两枢一干七支”机场格局。
高速公路在山东进一步加密、扩容、增通道。截至目前,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9.6万公里,居全国第四位。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8700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于永生介绍,山东将持续提升交通枢纽能级,到2027年基本建成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到2035年率先建成交通强国省域示范区,基本形成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和物流体系,主要发展指标达到国内领先、世界一流。
促进城市互联互通,带动经济一体发展
“高铁通了,游客多了,俺的钱包鼓起来了。”莱荣高铁开通以来,每逢假期,烟台海阳市民曲剑波家的民宿越来越火爆。
除了带来生意,莱荣高铁也给曲剑波的生活带来便利。过去,乘坐飞机出行,曲剑波需要换乘客运大巴到青岛胶东国际机场,现在他直接从海阳搭乘高铁便到达青岛胶东国际机场航站楼,“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密切,我们与青岛的距离更近了。”
烟台市交通运输局局长蔡浩礼介绍,莱荣高铁贯穿烟台、威海南部沿海地区,开通后有效带动海阳、文登等周边城市融入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提升互联互通水平。
《山东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3—2035年)》提出,加快推进青岛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努力培育济南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省会、胶东、鲁南经济圈建成“济南、青岛两心辐射,临枣济菏一带相连”的一体化交通网。
2023年9月正式通车运行的济潍高速,起于济南绕城高速二环线东环段,途经济南、淄博、潍坊3市,全长161.86公里,是山东省会经济圈与胶东经济圈互联互通的第三条大通道,两个经济圈联通速度加快。
此外,济南已经开通德州、泰安、淄博、聊城方向高铁,滨州方向高铁在建,计划2026年通车。届时,济南将与周边市实现“高铁双通道”,高速公路实现“县县连省会”,形成省会半小时交通圈,塑造省会交通枢纽新优势。
多种运输方式融合,释放物流运输潜力
下午3点,青岛胶东国际机场,一辆运输机平稳落地,一板板航空货物通过滚轮转运至牵引车拖盘,驶往仓库进行货物理货。在这里,货物完成分拣装车,海关施封后由货车运往西安、天津等地,空陆联运无缝衔接。
“我们建设了1万平方米的多式联运集散中心,保障各地货运卡车与航班顺利对接,货物到达当日即可具备提货条件。”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国际货运部负责人张庆飞介绍,今年以来,青岛胶东国际机场累计完成货运吞吐量27.5万吨、同比增长7.4%。
交通运输优势转化为物流通达优势,实现陆水空多种运输方式相互协同与深度融合,依托立体交通体系,山东着力构建衔接联动的多式联运枢纽节点网络,推动交通运输与现代物流融合发展。目前,山东已建立梁山京杭多式联运物流园区、青岛胶州湾国际物流园等30余个规模化多式联运物流园区。
晨光熹微,济宁龙拱港货运码头,水面上汽笛声此起彼伏,货轮络绎不绝;岸上各式集装箱卡车从这里驶向周边地区,收货装箱,依托内河航运发往全国各地。
“‘公转水’多式联运的方式使水陆联运无缝对接,释放港口铁路和水路运输的综合优势,同时,有效缓解公路网交通运输压力,减少环境污染。”龙拱港负责人王亚林说。
今年前三季度,全省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货运量完成6473万吨,同比增长20.3%;沿海港口集装箱海铁联运量310万标箱,同比增长12.5%。